2012年12月18日,廣汽的聯盟式擴張再下一城,與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河北中興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進行汽車產業鏈條上各個領域的協作。
在戰略合作備忘錄中,湖北宜昌市政府也參與其中,成為四方合作中的一方。“在這次合作中當地政府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促成了此前聯系不多的三家汽車行業內公司走到一起。”一位知情人士2012年12月27日對本報記者說。
2010年11月,蟄伏河北保定60年的中興汽車南下湖北,在原本缺少汽車產業基礎的宜昌市投建年產20萬輛SUV整車的生產基地。兩年過去了,整車基地配套和項目后續發展,仍是近年發展并不順暢的中興汽車面臨的難題。
中興汽車不得不依靠宜昌市政府尋找解決方案,引進推進項目和就近提供配套的合作伙伴。近年從廣東進入湖南、浙江再到安徽不斷北上的廣汽,成為相關需求方認為的合適對象。“盡管目前是一個戰略合作關系,但不排除未來會深化合作,可能涉及在當地投資等方式。”上述接近廣汽的知情人士說。
中興急需支援
中興汽車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冀中修理大隊,1986年生產了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皮卡,1999年破除國有體制,由福田和田野合資。但中興汽車發展一直難以獲得突破性進展。
到2009年,中興汽車銷售只有3.85萬輛,其中出口1.2萬輛。但當年同城的、同樣以SUV和皮卡見長的長城汽車銷量達到22萬輛,同比增長77%,發展勢頭全面蓋過中興汽車。
2010年前后的中國汽車市場井噴,中興汽車看到了翻身的曙光。當年中興汽車董事長肖偉在規劃產能時提出:保定工廠產能(雙班)16萬輛,長春工廠設計產能20萬輛,到2011年產能將達到36萬輛。
在保定寂寥刺激了中興汽車向外延伸,2010年,一直默默無聞耕耘多年的中興汽車忽然遠走湖北宜昌,計劃建設一個比保定基地大一倍的生產基地。
按照中興汽車的規劃,宜昌工廠年產20萬輛汽車及零部件項目,規劃年產20萬輛SUV整車。該項目投資總額30億元,占地面積1500畝。項目分兩期進行,一期規劃年產10萬輛。二期再建設10萬臺的生產能力,同時建設以發動機、變速箱、座椅等產業為主的配套零部件產業園。
但2011年中興汽車產銷量分別僅為5萬輛,其中國內銷售3.57萬輛,國外銷售1.6萬輛。如何支撐新基地的建設以及建成后產能的釋放,成為中興汽車面臨的核心問題。
廣汽為了北上擴充版圖,近年來多次扮演“收廢品”的角色,宜昌政府為了解套中興項目與廣汽進行了接觸。由于宜昌汽車產業基礎薄弱,如何為基地配套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也進入當地相關部門的“法眼”。
2012年12月18日,四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廣汽集團、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與中興汽車將在整車開發、零部件研發、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際業務、物流運輸等領域展開合作,合作地點指定宜昌。
“廣汽發展架構在去年已經確定,但只要有機會還是會進行北上的擴充,但動作不會像以前那么大,目前看不會再對企業進行全盤收購或者重組,去年的和奇瑞、中興的合作,更多在于架構和業務上的補充。”廣汽內部人士說。
宜昌牽線為中興解套
宜昌地處湖北西部,在2010年中興汽車進入之前,幾乎沒有汽車產業基礎。在湖北規劃的汽車產業發展路線中,也排不上號。按照湖北的
產業規劃,將逐步形成十堰、襄樊、武漢等三大塊為主的汽車產業集群之地,構成十堰-襄樊-武漢長達數百里的汽車走廊。
但在2011年之前,汽車產業一度占據湖北第一大產業的寶座。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在2011年5月英菲尼迪項目落戶襄陽的儀式上自豪地表示,汽車產業是湖北的支柱和優秀產業,2011年全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營業收入3655億元,增速達到18.2%,成為推動全省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領軍行業。
在湖北汽車產業發展的大趨勢下,一些不具備產業基礎的城市也頗為“眼饞”。2010年,宜昌市長江葛洲壩車輛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開建長江商用汽車工業園項目,建設總用地面積2000畝,建設年產10萬輛專用汽車生產線。開創了宜昌的汽車產業發展路程。
車企在政府的推動下促成的投資沖動,使得中興汽車在基地建成后配套卻依舊難以跟上,這也令宜昌相關部門頗費周折。在中興汽車宜昌基地主體工程已經竣工后,宜昌政府終于與此前生產基地未曾涉足中部的中國汽車零部件工業公司達成招商協議。
該公司將投資建設中國汽車零部件(宜昌)產業基地,形成汽車零部件檢測研發與生產、新能源汽車研發生產、汽車及零部件市場三大板塊,成為年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同時,設立中國汽車與零部件(宜昌)產業投資基金,建設高端汽車與零部件產業基地,并購擁有核心技術、渠道和品牌的汽車與零部件企業等。
“宜昌方面的撮合,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中興汽車在宜昌發展的困局,特別是與廣汽的合作。當然,也拓展了宜昌的汽車產業發展規模。”上述知情人士說。
廣汽總經理曾慶洪則坦言,宜昌地處中部,對廣汽集團布局來說非常重要。在合作方式上他特別提到將按照真誠平等、務實開放、互利互惠的原則,逐步提升合作的層次和水平。
“目前并未涉及股權,但廣汽未來可能會依據合作進展考慮在宜昌進行投資,一切都看機會。關于技術、平臺、零部件等方面的合作細節,也尚在討論過程中。”廣汽集團內部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