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8日,在三菱全新歐藍德上市發布會現場,從東京趕來的三菱自動工業株式會社北亞洲第一部部長石井義祐,對今年三菱中國的銷售業績并不滿意。
“2012年,三菱在中國市場共售車型4萬輛,2011年我們的數字是在6萬輛以上。”石井義祐說,受產品周期和市場環境變化的影響,2012年的三菱無論是進口車還是國產車銷售形勢都不容樂觀。
為了改變逐漸被市場邊緣化的尷尬地位,主管北亞市場的石井義祐已經在帶領它的中國團隊從銷售網絡入手試圖扭轉頹勢。“已經有部分國產車經銷商拿到了三菱進口車的銷售授權。”石井義祐說,將國產與進口車并網銷售,一方面能增加銷量,另一方面能加強客戶對三菱品牌的認識。
不過,這樣的網絡調整并沒有以均衡的原則進行。據了解,今年廣汽三菱約有80家經銷商可以銷售國產、進口兩種車型,而在東南三菱方面卻沒有并網進一步推進的計劃。
“事實上,現在東南三菱的經銷商拿到進口車授權的不超過10家。”三菱中國的內部人士稱,今年三菱在中國的銷售并網戰略將更多在廣汽三菱層面展開。一個明顯的例證是,自2012年10月廣汽三菱成立以來,全國共計62家廣汽三菱銷售網點開業并可銷售進口汽車,這樣的趨勢今年將得到進一步增強。
東南為何被冷落?
自東風重組東南汽車的傳聞愈演愈烈后,三菱汽車對這位合作多年的伙伴正逐漸失去興趣。
“對于東南,由于三菱汽車出資比例較低,目前完全沒有參與東風重組東南的項目。”在新聞發布會上,石井義祐更愿意向媒體暢談今后廣汽三菱的發展規劃,而對東南三菱始終在采取躲閃態度。
一直以來,東南三菱以福汽、中華汽車、三菱汽車各占50%、25%、25%的三方合資模式存在,不僅因股權關系三方始終存在博弈,三菱汽車也因話語權的缺失而在新車投放和市場政策制定上屢失良機。早在2010年4月,三菱汽車社長益子修就曾公開表示:“沒有股權對半的合資公司是三菱在中國明顯落后于競爭對手的主要原因。”
2012年10月,三菱終于達成多年夙愿,與廣汽以50對50的股比成立合資公司。在業內看來,有了廣汽這一強大的合資伙伴,三菱降低對東南汽車的依賴性也符合商業游戲。
“今年,三菱方面并沒有新車導入東南汽車。”三菱中國內部人士稱,未來東南三菱仍將延續此前的產品布局,雙方合作在短期內不會發生變化。這一表態意味著,對東南汽車的變數,三菱方面仿佛早已做好準備。
目前,東南三菱產品線以轎車為主,但由于沒有新品持續推出,市場對東南三菱的反應早已出現疲態。據中汽協數據統計,2012年前11月,東南三菱銷量僅為21348輛,同比下降約22%。從各車型的銷售業績看,目前東南三菱僅有翼神一款車月銷量過千。
導入三菱的SUV車型以刺激銷量提升,一直是東南方面的愿望。但三菱卻有意將自己的優勢車型資源向廣汽傾斜。據了解,繼緊湊型SUV勁炫落戶廣汽后,今年中旬帕杰羅勁暢將成為廣汽三菱國產的第二款車型。除此之外,坊間傳聞三菱全球戰略小車GlobalSmall也將在2013年底前導入廣汽,進而改變廣汽僅為三菱SUV生產基地的說法。
東南仿佛正在逐漸淡出三菱汽車在中國的戰略視野。
最后的賭注還是SUV
對三菱而言,2012年的業績已算觸底,2013年石井義祐把業績增長希望寄托在進口三菱和廣汽三菱業務的快速擴張上,而兩者的主力產品均由SUV擔當。
三菱的優勢在SUV。自2004年北京吉普從日本三菱引進中國制造的第一款全時全能轎車歐藍德開始,三菱在中國的SUV市場始終有一定的品牌影響力。
“2013年全新歐藍德和帕杰羅將是進口三菱的兩個最重要的支柱產品。”在2012年4月接替飯田健治擔任三菱汽車銷售(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的長澤裕之透露,2013年他希望三菱進口車的國內銷售能達到2.5萬輛以上。2012年三菱進口車的銷量約為1.5萬輛,僅為2011年的60%。
為了將三菱的SUV產品優勢發揮到最大,今年不僅廣汽三菱經銷商能銷售進口三菱車,三菱進口車的4S店里也將銷售廣汽三菱的國產車。據三菱汽車銷售(中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乘光圭一透露,截至2012年12月18日,已有20家進口三菱經銷商獲得了售賣廣汽三菱的資質。目前,三菱進口車網點約在103家。
不過,這一銷售渠道的整合戰略卻將東南三菱排除在外。三菱中國內部人士稱,“目前東南三菱銷售進口汽車行為并沒有經過三菱總公司的批準”。有進口三菱經銷商也表示,“暫未收到任何消息可以申請售賣東南三菱的國產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