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2年汽車成績表的出爐,各車企的最終表現幾乎一覽無遺。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前四家乘用車銷售企業分別為:上海通用136.35萬輛、一汽大眾132.89萬輛、上汽通用五菱132.26萬輛、上海大眾128萬輛。這份“成績單”上,多年蟬聯銷售冠軍的上汽通用五菱沒有成功保級?并且還滑入第三?然而,上汽通用五菱近日官方發布的銷量數據卻表示,2012年全年上汽通用五菱終端市場銷量為145.8萬輛,不僅超額完成全年預定135萬銷量目標,還較去年同期增長12%。兩者數據為何相差了13.5萬輛?在細看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后筆者發現,在商用車統計中,上汽通用五菱還有13.56萬輛。也就是,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中,上汽通用五菱的全年銷量為145.82萬輛,與企業發布數據吻合。
這意味著,上汽通用五菱2012年繼續蟬聯國內單一車企銷售冠軍。然而面對上海通用、上海大眾和一汽大眾咄咄逼人的態勢,在剛剛開局的蛇年,上汽通用五菱能否繼續一支獨大?而誰又最有能力超越它,成為新的霸主呢?
這種情形如果是放在兩年前,那幾乎是沒有任何探討的可能。彼時,受到國家汽車下鄉和小排量購車補貼的影響,如日中天的上汽通用五菱正在繼續快速的前行。而同時,由于沒有寶駿乘用車的誕生,人們還不會把這個微車企業當著主流的乘用車代表與通用和大眾這些重量級選手相提并論。但從2012年開始,伴隨著寶駿630銷量的持續攀升,以及通用旗下的雪佛蘭樂馳的換標加盟寶駿品牌,上汽通用五菱的整體品牌形象和號召力大幅提升,尤其是商用車業務、乘用車業務和海外業務等三大業務的齊步推進,五菱正在告別“微小”和低端的認知。而在主流乘用車領域中,由于多年的市場開拓和積累,加上日系車的止步前行,無論是通用還是大眾都在快馬加鞭,在去年輕松突破100萬輛的規模后,在銷量規模上也有能力與上汽通用五菱開始叫板。
在這個后合資時代,各車企怎樣掀起新的一輪競爭,這四家主力車企已經從今年開始就展開了角力。一汽大眾總經理安鐵成近日公開表示,2013年一汽大眾預計總銷量達到150萬輛。上海通用總經理葉永明日前也指出,今年的產銷目標至少145萬輛,同比增長4%。上海大眾雖然沒有明確透露銷量目標,但在12月份大幅隱藏銷量的傳聞下,其決戰2013年的雄心也昭昭,按照銷售公司總經理賈鳴鏑表述的其每款產品要求在細分市場10%的份額計算,上海大眾今年的銷量也將在140萬輛以上。而已經率先踏上145萬輛平臺的上汽通用五菱,今年全年的銷量目標定為150萬輛。
但實際上,已經習慣做“老大”的上汽通用五菱目標并不于此。過去短短的半年時間內動作連連,不僅開工建設了青島分公司發動機工廠產能二期擴建項目,還在十周年成立之際正式建成投產了一期總投資約80億元的寶駿基地,以及相配套的寶駿基地發動機工廠項目,以主要生產寶駿品牌系列轎車、變型車及配套的發動機產品,涉及1.0升至1.5升B-DOHC系列一代及二代產品,建成后具備產能40萬輛/年和年產40萬臺發動機的能力。與此同時,上汽通用五菱還在重慶市建設第三基地,這個基地將在今年初開工建設,一期投資66億元,建成后也將具備40萬輛整車和發動機能力。也就是說,在十年前微車市場中從市場跟隨者到領導者的上汽通用五菱,從今年開始將在更廣闊空間的乘用車市場內大施拳腳。
可以看出,在今后幾年無論是乘用車市場,還是整個汽車行業,各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趨于白熱化。如果說銷量的競爭只是最粗顯的一面,那么企業內部的價值體系競爭將更受關注,利潤率和市場份額時刻都擺在決策者的案頭。哪怕是曾經被認為“薄利”的五菱汽車,統計顯示,通過持續十年依靠體系和品牌的提升,目前企業的發展已經由做產品進入到做品牌階段,其品牌的溢價能力也達到4000元左右。而“低成本、高價值”的運行模式和通過出口實現的知識產權費將由“繳”到“收”的進步,更是越來越多的企業的前行目標。在今后的競爭中,自主研發能力的提升也將成為這些企業的焦點,而“以我為主,集成國內外優勢資源、自主研發”的理念及模式,集成工程設計和檢測試驗等相關基礎資源,形成產品開發和技術研究全面的能力體系在合資企業中將集中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