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換算成更形象的單位的話,2011年中國汽車四項污染物(氮氧化物、顆粒物、碳氫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量相當于2011年中國石油產量的1/6還多,它是2000年中國捕魚量的2.3倍,是1890年紐約馬路上奔跑的17.5萬匹馬一天排出糞便的2.5萬倍。
中國汽車一年污染物排放量數據圖(圖片來自網易汽車)
2013年伊始,全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北京更是連續6日深陷其中,PM2.5濃度指數多次“爆表”。為此,54家企業減排30%,北京現代甚至在1月13日停產一天。同時,北京市交管局負責組織實施集中污染日公務車帶頭停駛。
汽車為空氣污染貢獻了多少?
日前,環保部發布了《2012年中國機動車污染防治年報》,公布2011年全國機動車污染排放狀況。年報顯示,我國已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動車產銷第一大國,機動車污染已成為我國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是造成灰霾、光化學煙霧污染的重要原因。
機動車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含四項:氮氧化物(NOx)、顆粒物(PM)、碳氫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據中國環境保護部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機動車排放污染物4607.9萬噸,比2010年增加3.5%,其中氮氧化物(NOx)637.5萬噸,顆粒物(PM)62.1萬噸,碳氫化合物(HC)441.2萬噸,一氧化碳(CO)3467.1萬噸。
實際上,2011年,汽車排放的四項污染物占到了機動車排放總量的84.7%,是污染物的主要貢獻者。其中,汽車對CO、HC的貢獻比例分別達到了80.6%、76.9%,而對NOx、PM的貢獻比例則高達90.4%和94.9%。
柴油車/國I前標準汽車排放大量PM
一般來說,當相對濕度大于70%時出現的是“霧”,相對濕度小于70%時出現的是“霾”。由細顆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氣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甚至比沙塵暴更大。
現在經常被人們提及的PM2.5,是指粒徑2.5微米(0.0025毫米,相當于頭發粗細的1/10)以下的細顆粒物,被人吸入后會進入支氣管,干擾肺部的氣體交換,引發哮喘、支氣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汽車會直接排放出PM,而排放的CH和NOx經過復雜的化學反應能轉化成PM2.5。
按排放標準劃分,保有量占9.5%的國I前標準汽車貢獻了48.9%的PM,占了將近一半。而按燃料類型來分,保有量占17.0%的柴油車則貢獻了99%以上的PM。
據報道,在歐盟國家中,PM2.5導致人們的平均壽命減少8.6個月。而來自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一份報告《危險的呼吸——PM2.5的健康危害和經濟損失評估研究》顯示,2010年北京、上海兩地因PM2.5污染造成的早死人數分別為2349、1980,占當年死亡總人數的1.9%和1.6%,而當年因交通意外死亡的人數則分別為974和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