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記者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獲悉,通過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監測顯示,2012年,國產汽車價格基本呈持續單邊下行走勢。預計2013年,汽車行業不會出臺全局性、大力度的刺激與限制政策,市場有望呈量升價跌的走勢。
監測顯示,去年除4月份價格短暫回升,環比上漲0.35%外,其余各月價格均不同程度走低,至12月份國產汽車價格累計比上年末下降1.45%,月平均價格與上年相比下降1.15%,降幅均較2011年同期略有增加。
從去年全年走勢看,乘用車成為拉動價格下降的主要動力,至12月份乘用車價格累計比上年末下降1.54%,月平均價格與上年相比下降1.65%。商用車價格總體穩中有降,不同月份價格小幅波動。至12月份商用車價格累計比上年末下降1.35%,月平均價格與上年相比下降0.56%。而進口汽車價格下降態勢較為明朗,年初經過短暫振蕩,其后受市場整體走弱影響一路持續走低,臨近年底呈加速下行走勢。至12月份進口汽車價格累計比上年末下降3.38%,月平均價格與上年相比下降3.18%。
1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汽車首席分析師程曉東接受《證券市場周刊》采訪時表示,在這種情況下,預計今年汽車市場有望呈現量升價跌的走勢特征。主要原因,一方面產銷增速放緩需求趨弱推動汽車價格重心下移。另一方面,隨著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居民收入的增長,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的穩步推進,都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三、四線城市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
2012年全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6%和4.3%,比上年分別提高3.8和1.9個百分點,但仍連續兩年低于遭受金融危機重創影響的2008年增長水平。2008年受鋼材漲價推動成本上升以及金融危機減緩需求等因素影響,產銷增速首次不足兩位,分別降至5.21%與6.70%。20092010年在一系列優惠政策刺激下,市場再次出現井噴式增長,2009年產銷增速分別創下48%與46%的歷史新高,2010年產銷增速繼續保持在30%以上。
從市場運行規律看,在經歷了兩年高速增長后,市場自身已存有調整要求,供過于求已有所體現。2012年二季度以來,供求矛盾不斷加劇,廠家為緩解庫存壓力,在官方下調汽車產品價格的同時并向經銷商大量壓存,導致不少經銷企業庫存周期高達3個月以上,個別商家甚至超過庫存警界線兩倍。迫于回籠資金降低經營風險壓力,多數經銷商在廠家降價的基礎上繼續加大降價促銷力度,以期刺激需求。
與此同時,價格戰的不斷升級,壓縮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前10個月在17家汽車工業重點企業中,8家企業利潤總額高于上年同期,7家企業利潤總額為負增長,2家企業虧損,虧損額為0.75億元。目前,汽車行業庫存上升、利潤下降的供求矛盾仍未得到有效緩解,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競爭不斷升級,都將對后期汽車價格形成一定下行壓力。
程曉東表示,近年城鄉差距正逐步縮小,2010年農民人均收入以10.9%的增幅首次超越城鎮居民增長速度。三、四線城市有著龐大的人口基礎,并且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僅不足50輛,需求潛力巨大。汽車市場正顯著下沉,二、三線乃至四、五線城市正在成為市場快速增長的主導力量,但由于三、四線城市消費水平較一線大中城市仍有很大差距,對汽車價格變化較為敏感,價格的需求彈性較大。因此,降價銷售仍是刺激其需求增長最為有效的手段。
另外,2012年以來鋼鐵生產保持較高水平,受房地產調控政策影響,市場供給略顯寬松,近期鋼材價格雖有小幅回升,但短期仍難改變弱勢反彈格局,加之汽車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單車生產成本日趨降低,也對汽車生產成本下降提供了一定空間。并且2013年油價繼續上漲的可能性仍然較大,部分一線城市限行或限購政策亦將繼續執行,都將間接推動汽車價格不斷走低。
最后,程曉東表示,從總體看,市場已由政策推動的偏快增長向平穩增長過渡,在宏觀政策的適度調控下,供求關系短期不會發生太大改變,汽車產銷總體將呈緩慢回升態勢。同時,汽車價格隨著競爭加劇以及市場重心逐漸下沉等因素影響,將延續穩中下行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