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日益擁堵的上海市內交通成為越來越受公眾關心的話題。
昨日,參加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的市人大代表、上海市副市長沈駿在參加小組會議發言時提及,未來,上海仍將牢牢把握“公交優先”的原則,治理交通擁堵問題。但他也坦言,在適度的前提下,私家車的發展不能被阻擋。拍賣滬牌作為治堵的手段,也取得了一定效果。
加大發展地面公交網絡
沈駿表示,在未來幾年,有關人口、生態文明建設等問題需要政府和社會引起重視,制定相應的對策。在這些問題中,交通問題仍不可忽視。滬上2300多萬常住人口所帶來的交通壓力不言而喻。“解決交通問題,我們還是要牢牢把握住‘公交優先’的原則。”他說,目前,上海已經初步形成了以軌交為基礎,地面交通為骨干的運輸體系。而在未來,地面公交車的網絡和發展力度將繼續加大。
“我們用拍賣滬牌的方式,緩解道路擁堵。雖然起初有很多質疑,但實踐證明,效果還不錯。”沈駿提及,滬牌的價格一度突破7萬元,堪比黃金。“政府不希望滬牌越來越貴,我們也不希望拍賣滬牌成為政府增加財政收入的手段。”
他還提及,過去一年,上海已經出臺了限制外地牌照車輛在早晚出行高峰時在高架通行的政策。“對于外地牌照,還是考慮采取一些措施。”但沈駿強調,限制措施不能“過分”,不能將外地牌照車輛的通行權利“堵死”。
不治堵高架恐成停車場
而與此同時,在昨天下午的分組會議上,市政協委員、上海市交通運輸和港口管理局局長孫建平則坦言,“雖然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交通的筆墨不多,但交通的問題還是很多的。”孫建平表示,如果說,下一步沒有一些根本性措施,在全市形成一種共識,恐怕上海的交通擁堵狀況將會更為嚴重,一旦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00萬,高架很有可能會變成停車場。“交通擁堵問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在孫建平看來,此次政府工作報告重點突出,目標清晰,針對性比較強,對存在問題的認識也很清醒。“我特別體會到,過去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們堅持公交優先,上海的交通有很大變化,經受住了上海世博會的考驗。”他說,上海世博會期間,29個交通預案中,最后用了10余個。從上海世博會總結出的集約化交通、立體化指揮、信息化保障,世博后也在堅持這些做法。
據介紹,新一輪上海城市交通白皮書目前正在制定,想解決的問題主要有公交優先理念、發展戰略、發展模式、政策聚焦等問題。“要形成全社會的共識,這個是很關鍵的,否則交通擁堵問題想要解決是很困難的。”他說,建議這一問題能夠引起全社會的進一步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