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時代何以突破重重霧霾?發展新能源汽車或許是個出口。昨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帶動和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已正式下發。
今年年底前,市內公交車在原增加500輛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的基礎上,再增加600輛插電式混合動力公交車,同時投入100輛換電式純電動公交車。
年底前開通的鄭州至開封、鄭州至許昌城際公交被設計為“純電動城際公交運營線路”,50輛換電式純電動客車將“走馬上任”。到2015年,不僅要基本形成以鄭州為中心,覆蓋中原城市群的純電動城際公交運營網絡,而且鄭州市公務用車當年新增的車輛,力爭50%以上購買使用鄭州產的純電動汽車。
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的出現,尤其是以電力作為驅動的新能源車型的出現,為未來汽車實現二氧化碳大幅減排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雖然現在看有些新能源車還不夠完美,但經過不斷的發展,這些新能源汽車將會成為人們低碳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記者了解到,鄭州現有新能源汽車相關生產企業14家。《計劃》指出,到2015年,鄭州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將達到5萬輛,其中,新能源客車4萬輛,純電動專用車5000輛,純電動轎車5000輛。今年,鄭州市選定中牟縣作為純電動出租車示范運營試點區域。在公務車方面,將加大新能源汽車政府采購力度,由市及縣(市)區財政出資購買及更新的公務用車,按適當比例采購市產純電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