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月,工信部發布了《2012年度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征求意見稿)》。這份目錄,因為入圍的412款車型均是清一色的自主品牌,而得到社會各界強烈關注,其中肯定的聲音占絕大多數。但這份目錄在結束意見征集期之后,就石沉大海,至今跨年博弈而沒有下文。
在2013年新一任領導上任之后,業界對公車采購自主品牌采購的呼聲越來越高,有相關人士透露公車采購自主品牌或許會在今年破冰。2012年自主品牌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為困難的一年,上半年銷量和市場份額在合資品牌的擠壓下不斷萎縮。連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董揚都認為,三五年內過半數自主品牌將消亡。近幾個月,盡管自主品牌艱難崛起,市場份額開始緩慢回升,但前景依然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公車改革對于自主品牌的發展意義非常深遠。
但另一方面,當官車采用自主品牌汽車后,“跟風”選擇自主品牌的消費者會不會太多也值得大家考量。因為在眾多中國消費者的眼里,自主品牌仍然是低質低價低品牌,只有奔馳寶馬奧迪才是檔次和品味的象征。對于消費者來說,尤其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消費者來說,汽車除了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而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提升還是一個艱巨而長遠的過程。
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個世界最終能幫到你的只有你自己,自主品牌要想真正贏得尊重、贏得支持、贏得市場,關鍵還得提升自己的內功,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而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的扶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