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飛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成飛集成”)發布公告:“公司擬以不高于5.45億元收購同捷科技87.86%的股權!贝讼⒁怀,引起業界強烈關注。
“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幾十家獨立設計公司里面,上海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捷科技")曾被認為是國內最早具有專業汽車設計能力的獨立設計開發的影響力企業,如今卻被收購,真是不可思議!卑柼兀ㄖ袊┢嚰夹g有限公司設計總監陳群一告訴記者,收購是一把雙刃劍,不是絕對的好,也不是絕對的壞,但是對于獨立設計公司的未來發展來說,值得深思。
市場萎縮
“經歷多年的汽車市場高增長后,如今的汽車設計公司壓力不是變小了,而是變大了。”陳群一對記者說,10多年前的時候,很多國內汽車企業都是剛起步,車型的設計、研發能力還很弱,甚至很多都是零起點,很多的車型也交給獨立設計公司去開發,隨著國家汽車產業整合力度的加強,市場上的車型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企業,而沒有市場盈利能力的汽車企業逐漸被兼并重組,無形中也減少了汽車設計公司的客戶量。
對于陳群一的描述,記者從同捷科技的財政信息中也獲得了證實。
資料顯示,2012年1至9月同捷科技業績下滑嚴重,實現營收2.11億元,凈利潤僅有570.8萬元。而2010年、2011年同捷科技總營收分別為3.06億元和4.04億元,對應實現凈利潤5125.81萬元和5261.04萬元。
“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幾十家獨立設計公司里面,同捷科技被稱為業內的"黃埔軍校"和獨立設計公司的標本企業,即使這樣一家龍頭企業,仍然遇到發展的瓶頸!庇袠I內人士認為,同捷科技汽車設計業務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還在于其主要客戶的市場需求已經發生了變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車企設計總監表示,隨著國內汽車市場競爭力加劇,國內整車企業打造汽車品牌的意向越來越明顯,從去年開始,國內很多整車企業都從國外汽車公司挖來高端的設計人才,打造自己的設計團隊。
人才搶奪激烈
在人才競爭的時代,曾經的“上帝”已經變為競爭對手,令設計公司不可小覷。
“前兩年很多整車廠設立研發中心的時候,每家企業都是100至200人的招聘規模,令我們這些設計公司嚇了一身冷汗。”陳群一告訴記者,很多企業都采取挖墻腳、跑馬圈地的形式招攬人才,其實被整車企業招致麾下的清華美院、中央美院、吉林大學汽車學院、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很多的優秀大學生,很多都難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
陳群一補充道,除來自主機廠的競爭外,合資企業在華也逐步設立了全球研發中心,不遺余力的進行人才搶奪,獨立汽車設計行業的每個企業都急需培養自己的人才培養體系,這才是生存之本。
為了吸引到更多的人才,陳群一介紹道,目前大學生剛進入阿爾特(中國)每月就有3000元至4000元的工資,一般而言,工作4至5年都能拿到3萬以上的月薪;設計者還能參與重卡、SUV、A級與B級轎車等各個車型設計,而非整車企業只能參與設計某個車型或車型中單個項目的“枯燥”工作,對其事業發展具有很強的挑戰性和成就感;工作環境屬于開放式,工作很輕松,不同于集團化的企業完全是封閉式,這些都是我們區別于競爭對手所采取的區別化手段。
“目前在汽車設計領域,人才爭奪真的可以用"慘烈"來形容!标惾阂徽f。
前途迷茫
實際上,在人才爭奪上的失力,主要原因還是目前國內的獨立汽車設計公司實力還不夠強,沒有足夠的魅力吸引人才。
據了解,目前獨立汽車設計公司主要服務自主品牌,也有一部分合資企業。但就合作的深度來說,自主品牌的車型設計程度要高些,主要是造型設計、數字模型建模、底盤工程設計、車身設計等,而在合資車型設計中主要是一些邊緣的設計,例如車身、造型創意設計中的一部分是中國設計公司或設計師參與的。而目前,國內獨立汽車設計公司也鮮有可以拿得出手的代表作品。
對于同捷科技被成飛集成收購一事,同捷科技副總裁徐勤干接受本報采訪時說,其實我們也不想被收購,畢竟話語權變弱了,但是面對激烈的市場環境,找一個有實力的企業一起合作也未嘗不是一個嘗試。據徐勤干介紹,同捷科技的強項是汽車設計,而成飛集成的強項是汽車磨具設計及開發,可以將雙方的客戶進行整合。在徐勤干看來,同捷科技與成飛集成的合作模式不失為發展的一條路子,那么未來獨立汽車設計公司到底會走向何處呢?對此,國內某汽車設計公司負責人感慨道:“一切都是未知數,等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