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30年的中國汽車合資合作歷史由北汽集團注入新的內涵。2月1日,北汽集團與德國戴姆勒公司在德國斯圖加特簽署協議。戴姆勒將收購北汽股份12%的股權,而在北京奔馳合資公司,北汽增加持股比例到51%,實現“主營業務”獲取權,為北汽上市掃清障礙。
這項被北汽內部人士稱為“北戴合”的戰略重組,架構分為三個層面、四項合作。除了資本合作外,在技術層面,戴姆勒無償將梅賽德斯-奔馳E級車平臺有關技術許可給北汽股份,用以開發北汽自主品牌高端車。在業務合作層面,北汽與戴姆勒合資將重組北京奔馳銷售公司。
從目前雙方釋放的信息來看,這無疑是一個雙贏的決定。“戴姆勒持股北汽股份將有利于在資金、技術、管理、品牌等各個方面促進北汽自主品牌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將提升奔馳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簽約儀式上說。
業內人士評價,這一攬子涵蓋廣泛、意義深遠的合作,不僅創下國內汽車合資合作的先例,更重要的是實現了中方在合資公司的控股和主導權,為中國汽車合資合作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合作多亮點
剛剛從斯圖加特簽約現場返回的北汽集團總經理張夕勇難掩興奮之情,他介紹,一攬子合作協議包括多個方面內容,包括戴姆勒投資北汽股份、北汽分享奔馳中高級轎車技術平臺、北京奔馳銷售公司成立和渠道整合、核心零部件合作等。
在一攬子合作協議中,中德雙方的技術合作亮點尤為突出。北汽將借助奔馳“技術”之手,通過“無償“的技術許可方式,獲得了新產品開發的平臺技術,從而大幅降低了引進技術的成本,縮短再研發的時間。戴姆勒將現有梅塞德斯-奔馳E級車加長版V212平臺及前后車橋有關核心技術永久“無償”許可給北汽股份。未來將向北汽股份提供梅賽德斯-奔馳原廠動力總成產品與之配套,包括但不限于1.8渦輪增壓發動機、3.0自然吸氣發動機及與之配套的6速自動變速箱;同時將協助北汽股份將現有基于薩博技術自主研發的動力總成系統通過技術改造的形式用于許可平臺的整車匹配。
更值得關注的是,北汽增加持股比例到51%后,中方取得合資企業真正意義的控股權和控制權,實現北汽股份對北京奔馳財務報表的合并。在對北京奔馳公司治理的重組完成后,北京奔馳董事長將享有在北京奔馳年度經營計劃、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公司高管的聘用及薪酬標準等有關事項的一票決定權。
上市更可期
借助“資本”之手實現對北京奔馳的控股,不僅是基于對合資公司架構重組的考量,更是為鋪平北汽股份上市道路、提升北汽股份市值、增加市場預期和更好融資的戰略選擇。
北汽股份總裁韓永貴介紹,目前,由北汽集團控股的北汽股份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積極籌備先H股后回歸A股的上市工作。通過本次“北戴”合作,實現對北京奔馳的并表,將使北汽集團有望解決影響北汽股份上市的重大障礙,從而使北汽股份登陸境內外資本市場成為可能,滿足北汽股份自身發展的資金需求,并建立長期融資渠道。獲得戴姆勒投資入股,將為北汽股份登陸海外資本市場,在提升公司價值及股票推介方面,對海外投資者具有示范作用,為進一步推動北汽集團旗下優質資產陸續登陸資本市場開創新局面。
目前,北汽股份上市正進入到關鍵階段,經過前期三年多的醞釀,在2012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徐和誼明確表示,北汽股份將于2013年赴香港H股上市,籌資規模約為100億元人民幣,將用于發展自主品牌轎車業務。
業界人士預測,納入北京奔馳,將北京奔馳組成北汽股份的主營業務,無疑將增強北汽股份在港IPO路演及募資時對資本市場的吸引力,甚至在IPO融資上可能借機突破原定的百億港元規模。
為什么是北汽
無論從哪個方面衡量,此次“北戴”合作都堪稱國內汽車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之作。在以往與德系車企的合作中,中方很難取得合資企業的控股權及控制權,且對于合資企業在產的國產產品的銷售業務,目前仍為外方合資伙伴以獨資或控股的方式控制,中方很難在銷售管理上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及影響力。但是,本次“北戴”合作,北汽打破了這一局面,一方面獲得了在合資企業的控股權和控制權,另一方面在合資公司的產品銷售批發權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進一步統一了銷售渠道,為中國汽車行業合資合作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一個值得深思的探討是,這樣一個里程碑式的合作,為何由北汽-戴姆勒完成?北汽集團副總經理、公關總監鄭剛談了個人看法。
在鄭剛看來,這首先體現出德國戴姆勒全球高檔車領先企業的視野。作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汽車公司,首開先河入股本土汽車制造商,表達出加速在華發展的決心和意愿;其次,作為合作中方的北汽而言,目前正處于第一梯隊末端、第二梯隊前端,“前有標兵,后有追兵”,有著強烈的追趕和超越的內生動力;另外,作為項目的主操盤手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一系列運籌帷幄的戰略布局中,體現出卓越的個人領導魅力與大智慧。正是基于以上三點,最終成就了堪稱業內典范的“北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