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中國車市已經畫上了句號,業界總體把2012年的車市定調為微增長。展望2013年車市,汽車三包、庫存壓力、宏觀經濟等因素仍然讓廠家和經銷商不敢樂觀,微增長或許還將持續。
微增長將持續多久?
從2012年初開始,車市繼續回歸理性的預測就一直伴隨著整個市場,低于個位數增長率的說法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中國依舊是全世界最大的新車市場,微增長時代已經來臨,但微增長下的中國汽車市場空間依舊巨大。”汽車之家CEO秦致認為2012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增幅在6.5%左右,而2013年中國乘用車銷量增幅將在6%左右,中國汽車市場微增長的態勢將繼續維持。
進口大眾某店總經理鄒明宏對2013年車市的態度也不敢樂觀。“目前來看,至少在上半年依然會保持微增長的態勢,而下半年汽車三包正式實施以后,市場對于車企產品的考驗將更加嚴格,車市情況更加難以預測。”
細分市場競爭加劇
此外,緊湊型SUV持續火熱,消費人群日益年輕化,合資企業建廠增產,豪車降價引發消費熱情;汽車召回立法和高速免費等也確實激起了一部分消費熱情。而這些事件,清晰地勾勒出2012年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發展的曲線。
去年1月—10月,我國SUV市場產銷增速均超過30%,遠超同期乘用車7.5%的銷量增速,這也與其他車型相對低迷的狀況形成了鮮明反差。
縱觀2012年車市,雖然整體市場在調整筑底,但依舊不乏亮點,“SUV”細分市場便是其中之一,去年的廣州車展甚至成為了SUV“秀”,眾多車企忙著將旗下SUV車型推向市場。汽車行業專家凌然向記者表示:“2013年,SUV市場的爭奪將進入白熱化,也開始進入了細分化階段,緊湊型SUV將開始發力,大有侵占緊湊型車市場空間的趨勢。”
扎堆進入未必能淘到金
有些專家甚至認為到2015年產值將不止預計的7000億元,這樣的預測給了眾多“資本”遐想的空間,吸引了多方人馬扎堆“淘金”。從近年來不斷增加的汽配城、經銷商的數量來看,現如今我國汽車后市場已經形成了龐大的規模。專家認為,這樣的情況甚至已經造成了一些一、二線城市汽車后市場的供大于求。“我認為"扎堆淘金"的現象是很難存在,雖然良好的市場前景吸引了很多人的進入。但是也是因為太多人盲目的進入市場使得市場競爭激烈,產生了很多問題。就我了解,現在很多較早進入汽車后市場的企業因為市場競爭導致收益甚微,開始尋求轉型或者干脆倒閉。可以說這個市場有人進有人出,盲目的進入者一定是很難淘得到金,所以我認為扎堆淘金的說法不太恰當。”
并且,對于一、二線城市的汽車后市場環境,目前僅僅在上海就有35家汽配城,每家汽配城又有眾多的經銷商。雖然上海是“汽車重地”,但是這樣的配備比例已經有些供過于求,北京的情況亦是如此。
總的來說,資本入市是好的,一定能促進行業的發展。但是,只有在理性和合理的規劃下才能使行業做到良性的優勝劣汰,形成健康發展的局面。
日系車或仍前景慘淡
2013年,在釣魚島問題一直懸而未決、歐美法韓系紛紛加快中國市場投入和自主品牌品質服務大幅提升的多重因素影響下,日系車今年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仍充滿挑戰和變數。而從目前日方對中國市場的謹慎態度看,其2013年已經做好收縮的準備。
根據目前了解的情況,以日系車最大代表豐田為例,其在華的兩家合資企業有廣汽豐田和一汽豐田。一汽豐田以較全的產品線和踏實的市場營銷2012年完成82.6%的銷量目標,在日系車中算是表現出色的。而產品線單薄的廣汽豐田表現卻急轉直下,實現銷售35萬輛,其中全新“凱美瑞”計劃銷售20萬輛。以此計算,廣汽豐田銷量計劃要比2011年增長33%。
然而有數據顯示,2012年前11個月廣汽豐田僅售出了22.9874萬輛,全年銷量目標完成率僅為65.7%,成為日系在華合資企業中完成率最低的企業。而從2013年看,廣汽豐田沒有任何新車引入計劃,也就意味著廣汽豐田今年還要過一年苦日子。從一汽豐田來看,除了小眾的跑車FT-86以外,目前也沒有任何全新車型引入的消息。至少從目前情況看,豐田2013年在中國采取的將是收縮戰略。這與豐田2012年重回全球市場銷量第一的良好表現大相徑庭。據知情人透露,盡管中國從2009年開始一直蟬聯全球第一汽車消費市場,但豐田汽車始終未把戰略重點轉向中國,而中國市場的利潤也僅占其全球利潤的1%。這也是為何中國市場失利而豐田仍能取得2012年全球銷量冠軍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日系高端車的在華發展也同樣受到沖擊。謳歌、一直醞釀國產的英菲尼迪2012年銷量慘淡,在歐系三強地位穩固,凱迪拉克、克萊斯勒、沃爾沃全面發力的情況下,其2013年的表現也令業界不看好。
而從競爭者的角度而言,2013年同樣對日系車充滿挑戰。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歐系車自不必言,福特在中國轉型的綠色戰略、法系的“E動戰略”、更符合中國文化的韓系車的快速增長,都在挑戰日系車的地位。此外,近兩年以吉利、奇瑞為代表的自主品牌的發展也在搶食日系車經濟實用的市場份額。而日系車引以為傲的混合動力計劃,在國家政策只將混合動力車劃歸節能車之列不予大額補助的前提下,其高昂的售價到底能搶奪多少市場份額仍是未知數。
德系三強各遇困局
一直以來,寶馬、奔馳和奧迪這三大豪華車品牌被喻為豪華車領域的“三駕馬車”。在2012年的中國市場,奧迪、寶馬、奔馳各自實現了40萬、32.6萬及19.6萬輛的銷量,其中奧迪和寶馬的同比增長分別高達30%及40%,奔馳位居第三,雖然銷量僅為奧迪的一半,但也刷新了在華銷售紀錄,同比增長4%。
豪華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德系三強也摩拳擦掌,積極布局。但是,近期以來,寶馬高層出現人事震蕩,奔馳渠道整合推進緩慢,奧迪在公車采購市場的前景不容樂觀,“三駕馬車”都遭遇了各自的發展困局,為2013年豪華車市場平添變數。業內人士分析稱,在未來半年內豪華車市場或迎來變局。
新能源汽車后市可期
政府“反腐”的決心也對汽車后市場有著重要影響。上述專家解釋稱:“對于貪污腐敗的嚴厲打擊使得很多"貪官"有所收斂,高端車市場也將受此影響,銷售量或將下降,進而影響高端車配件行業也受影響。”
此外,據介紹:就上海市而言,新能源汽車市場受惠地方和國家政策現在已經拉開帷幕。但是很多細節需要規范,尤其是其相關的配套設備和零部件還需要制造商不斷的進行研發生產。汽車配件行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將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值得各企業關注。
于是,業內人士預測,2013年將是汽車配件行業調整和洗牌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