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受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影響,全國中東部多地空氣質量迅速下降。控制機動車總量的社會呼聲再次響起,而幾乎同時,傳來2012年全國汽車產銷雙雙突破1900萬輛的消息。目前已有上海、北京、貴陽、廣州四個城市實施了汽車限購令,并且出現了汽車限購令由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擴大的趨勢。城市限購的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北京的“無償搖號”模式;另一種是上海的“有償拍賣”模式。而廣州在參考了上海拍賣分配增量配額指標的方法和北京搖號分配增量配額指標的方法后,創新性地提出了“環保 搖號 競價”的新增量指標分配模式。雖然這四地限購的方式不太相同,但目的均是控制機動車增長,減輕交通壓力。
限購只是時間早晚
蘇暉:由于汽車銷售消費發展過快,與城市建設、城市規劃、城市交通、城市環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汽車限購、限行是必然的,反對再強烈,仍然會實施。輿論再大大不過必須實行的決心。汽車限購令會成為國內的一種城市管理的社會潮流,一定會擴大化、普遍化,而非少數幾個城市和地區,只不過時間早晚而已。
同時,在中國的國情下,汽車限購令會沒有明確的終點,即各城市不確定取消限購令的時間,而是長期化。因為就城市的建設來說,永遠跟不上汽車消費的快速發展。城市交通到了一定程度,限行限量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
對于經銷商來說,在應對巨大變化的市場時會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情況,這也是正常現象。
實施限購令不論是拍牌,還是搖號,還是廣州的搖號又拍牌,這些辦法各有利弊。搖號方式給了自主品牌汽車市場銷售一線機會,而購車拍牌會對自主品牌汽車打擊很大。
慎用政策手段干預車市
顏景輝:現在的限購政策是強行壓制了剛性需求的強度和范圍。車市彈性需求發展緩慢,將來必然造成產能過剩,對經銷商而言就是庫存壓力增大,導致惡性競爭的出現和蔓延。這又會破壞整體車市的價格體系、銷售格局等,盡管目前負面效果還沒有爆發,但長期來看,對車市的良性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該盡量采用市場手段對車市進行調控,慎用政策手段干預。
張志勇:目前限購似乎沒有統一標準,從已限購的城市來看,是否限購更多是取決于當地的交通管理能力。短期內或暫不會有其他城市再推限購令,但三年后各大車企擴產的產能相繼釋放,如果城市交通設施的改善以及新能源發展速度跟不上產能擴張步伐,那么限購、限行令或將再度密集出臺。限行、限購都只能是短期行為,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將體現出一定的好處,但這只是延緩汽車消費市場增速的一種行為。隨著汽車剛性需求的不斷增加,限購效果將逐步減弱。
限購將成為治堵捷徑
劉曉林:誰將是第五個限購機動車的城市?西安、蘇州,還是其他“黑馬”?在多個城市暗自擬定的限購政策被“曝光”后,這個問題就像久久不落的第二只靴子?梢钥隙ǖ氖,這個答案會在今年揭曉。不難想象,2013年限購將成為一二線城市解決擁堵問題的捷徑。
管宏業:繼上海、北京、貴陽之后,2012年廣州也開始施行限購政策。這一汽車業頗有微詞的政策會否在今年擴大,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從目前來看,除了上述幾個城市,其他交通擁堵的城市不在少數。汽車限購城市有可能進一步擴容。
城市限購對汽車業的直接影響,除了短期內汽車銷量大幅下滑、部分經銷商退出外,對低端車型的打擊更是致命。從以往北京、上海的案例來看,限購后會無一例外地出現消費層次升級、8萬元以下車型出局的態勢。對此,車企和其經銷商只能無奈應對,其中自主品牌最受傷害。隨著更多城市加入限購行列,上述悲情一幕還將繼續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