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媒體25日報道,現在,由于日本政府加速推進日元貶值政策,且各地汽車銷售狀況良好,所以日本汽車公司相繼上調目標業績。但是,日產卻沒有上調業績,并且還面臨著嚴重的問題。“前三個季度未達成目標,且第四季度的銷量也有可能同比降低!
而造成這一嚴峻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錯誤判斷并過度期待美國市場。雖然,美國全國新車銷量在2012年全年增長了13.4%,但是日產卻只增長了9.5%,且市場占有率有所下滑。而另一方面,雖然豐田和本田在2011年受到東日本大地震以及泰國洪水的嚴重沖擊,但是豐田的銷量增長了26.6%,本田也增長了24%。日本汽車品牌中,只有日產的增長率最低。
日產原本計劃在2012年改變中型轎車Altima(美版天籟)、SUV(專區)車型Pathfinder以及小型轎車Sentra的形象設計,并主推這三款車型。但是,“我們定了很高的目標,并加緊生產,沒想到與零件公司間產生了分歧,使得生產中出現了問題。原本在去年11月的時候,我們以為問題在2012年7月到9月間就全部解決了,可是沒想到,今年1月還有殘留問題顯現!
與日產簽約的主力零件公司都相繼下調目標業績。而且,由于日產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新車,致使各家公司無法滿足日產的需求。日產便從其他工廠調配零件,但這極大的損害了零件公司的利益。
最終,不僅出現了生產成本上漲的問題,營銷商也出現了問題。由于在美國,營銷商都是銷售庫存,所以無法及時推出新車。而在日產絞盡腦汁想要推出新車的時候,本田在9月,對雅閣進行了形象改變,并由此投入到了激烈的新車銷售戰爭中。
從9月以后,美國市場整體增長了10%左右,但是日產的銷售卻接連陷入了負增長。為了挽回這種局面,日產不得不發獎金鼓勵銷售員銷售新車,這與原本改變形象,減少獎金的計劃背道而馳。
就日產2011年發布的到2016年為止的中長期計劃中,2013年至2014年這兩年里,應該在美國發布9種全球首發的新車型。但就現在的形勢而言,能否實現實在難以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