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研究員溫香彩剛剛參加完小組會議,快步走向電梯間。筆者走上前說:“溫委員,我是中國汽車報的記者,想跟您聊幾句。”她停下腳步笑著說:“汽車、環境都是熱點,大家都很關注。”
今年“兩會”期間,很多代表委員在談到治理環境污染時,都提到了機動車對環境的影響。也有相關機構和媒體報道,目前我國污染空氣中的1/4甚至50%是汽車尾氣。對此,長期從事環境監測與研究工作的溫香彩并不完全同意:“機動車尾氣肯定是造成空氣污染的元素之一,但說它占1/4或者50%還是其他比例,從專業的角度來說,這樣的結論我不能下。我們只能說大氣污染物有哪些,但對污染物排放源具體排放大氣污染物的比例,不能輕易下結論。例如污染空氣中的氮氧化物,可能來自水泥廠也可能來自汽車尾氣,沒辦法具體區分誰排放了多少。”
溫香彩進一步解釋說:“造成空氣污染的元素較多,簡單地說,污染空氣中既有一次污染物也有二次污染物。僅從污染空氣中包含的PM2.5來看,50%來自一次污染,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揮發性有機物等。還有一部分來自這些氣體經光合作用形成的二次污染物,這兩次污染占比各半。另外,空氣污染成因復雜,與每座城市的生產方式、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產業結構等方面都有關系。造成空氣污染的不僅僅是汽車尾氣,還有工業排放、飛機排放、餐飲業排放等等。所以,機動車不是造成大氣污染的罪魁禍首。”
說起為什么很多人的實際感受與環境監測部門公布的空氣狀態有偏差的問題,溫香彩說:“以美國大使館公布的數據為例,他們只測PM2.5。而我們監測6個方面,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我們在進行空氣質量評價時,考慮這6個方面的綜合值。美國大使館只根據監測到的PM2.5,依據他們的空氣評價標準發布空氣等級。而且他們給出的是小時即刻值,我們給出的則是過去24個小時的滾動平均值。為了保證數據與大家的即時感受相一致,我們從今年1月1日開始,將公布 “昨天12時至今日12時”空氣狀態,改為公布從“昨天夜間零時到今天夜間零時”的數據。”
據溫香彩介紹,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原為政府推進工作提供的輔助比較多,從今年1月1日起,該站加大了與老百姓生活相關工作的關注度,比如提供生活方式方面的建議。她說:“保護環境、改善環境是一個大的‘統一戰線’,大氣污染肯定與人的生活方式有關,包括出行習慣。從我的角度來說,建議大家盡量乘坐公交車或者拼車出行,同時,我呼吁提高燃油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