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2年黨政機關公務用車選用車型目錄》的出臺,以及十八大后,“八項規定”與“六項禁令”的先后頒布和貫徹落實。輿論對于政府部門采購自主品牌公務車的呼聲越來越高。部分地方政府也已意識到了這一點,開始全面性的在政府公務車采購中選擇自主品牌汽車,毫無疑問,這為全國上下的公務車改革作出了好的表率。而隨著自主品牌公務車的上位,奧迪霸占中國“官車”市場的局面即將結束,自主品牌也許會迎來一個新時代。
首先,選擇自主品牌公務車可以有效的抑制公務接待中存在的的奢靡之風,塑造更為清廉、親民的政府形象。舌尖的浪費整治已見成效,屁股下的腐敗遏制必將漸行漸近。
其次,大幅縮減的公務車采購開始,可以有效的減少國家的財政開支。同時,也可以平息近年來民眾們對于巨額三公支出的不滿情緒。
最后,政府采購自主品牌車型作為公務車也可以視為是對自主品牌車型性能、品質的肯定。這無疑起到了一個對市場的良好示范作用。目前,自主品牌汽車需要發展,除了要提升自身的品質水平之外,也需要廣大消費者對于品牌的認知、認可。政府對于自主品牌的支持可以加速這一過程。這樣的舉動,對于推動中國自主汽車工業發展是十分積極的。因此,選購自主品牌作為公務車也是在為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和拉動內需做貢獻。
當然,有政府的采購選擇,自主品牌汽車也需要把握機會有拿得出手的產品做硬支撐,才能讓自己得到真正的發展。提起中國最早的公務車,我們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經典的老紅旗,它的誕生確確實實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驕傲。不過,這么幾十年過去了,一汽紅旗除了吃紅旗品牌的老本卻并未有更多針對市場化的成績。在這個市場經濟的時代,落后就要淘汰。
上汽在Global E全球領先戰略平臺上開發出了全新第二代旗艦產品榮威950,該車代表了中國自主品牌的高端車型形象。據悉,在此次兩會期間,共有100輛榮威950進京,成為媒體兩會采訪專用車,涉及國內權威媒體超過20家。
而憑借著這股契機,自主品牌汽車也該趁機提升自我造車水平,從而獲得更高的市場占有率,然后再通過市場份額轉換后的盈利,大力投入新車、新技術的研發。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讓中國的汽車工業在這個循環中得到進步。這才是提升中國汽車工業競爭力的本質。
我們已經走過太多彎路,希望新公車時代能夠真的成為中國汽車工業崛起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