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二手車,最怕碰到事故車、翻新車、改齡車。”在長沙中南汽車世界選購二手車的李先生向記者抱怨,幾乎很少有銷售人員會坦白承認自己銷售的車輛曾經遭遇過事故,經過維修、保養后,消費者很難從外觀看出問題,想買臺實惠好用的二手車需要特別謹慎。
近日,我國首部二手車評估國家標準《二手車鑒定評估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范》),已經通過商務部審批,有望在5月份出臺。業內人士分析,該規定出臺后,二手車交易將更透明。“二手車買賣,從來都是憑經驗定價。由于信息不透明,消費者在賣車時常被車商忽悠,國標就是因此而出臺的,對消費者肯定是好消息。”
《規范》出臺后,將指定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或二手車經營企業進行評估,專業人員借助檢測設備與工具進行量化的技術檢測,而“量化”包括對車身外觀、發動機艙、駕駛艙等部位的104項檢查內容。購車者將得到《二手車技術狀況表》,了解車輛指標,包括是否是事故車、重新噴過漆、更換零部件,發動機、底盤狀況等,同時,報告還將給出車輛的參考估價。
昨日下午,記者走訪了湖南最大的二手車交易中心,長沙中南汽車世界二手車市場。據介紹,市場已有240多家二手車經銷商。去年二手車交易量達到4.76萬輛,同比增長15%,占長沙總交易量的86%,交易額為27.6億元。
記者在市場的宏源二手車行見到,市民鄒先生正準備將一輛現代小車賣出。他告訴記者,賣車時店家并沒有借助檢測設備與工具,對二手車進行量化的技術檢測,“這些做二手車生意的老板對車比較了解,完全是憑著經驗在收車。”最后,店老板開出的價格沒有讓鄒先生滿意。
這是二手車交易最常見的情況。多數二手車行店主均表示,他們不會向消費者提供評估報告,而只是根據經驗收車賣車。
一家二手車車行老板告訴記者,賣主實在不放心可以自費將車子送去評估店鑒定,費用大約為數百元。據悉,中南汽車世界二手車交易中心正在籌建一個二手車鑒定評估和網上拍賣平臺。“可以免費評估,拍賣完成之后支付中介費用。如果實在未能拍賣成功,再計評估費用也可以。”中南二手車交易管理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胡權表示。
胡權認為,由于《規范》不是強制性執行而只是參考。“當然,非強制性評估,也不存在增加消費者交易費用的問題,可以預計部分消費者還是愿意接受,至少鑒定報告能讓賣主和買主都明明白白,不吃 啞巴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