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T”臺,很多人會聯想起華麗舞臺、美麗模特兒、潮流服裝,甚少有人會知道另外一個“T”臺――渦輪增壓(turbo),簡稱“T”。T是汽車領域對于渦輪增壓的簡稱,如果你在轎車尾部看到Turbo或者T,即表明該車采用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
在消費者看來,能開上一輛帶T車,的確是一件很得意的事,尤其是很多注重駕駛感受的消費者。這就造成中國車市里渦輪增壓車型的欣欣向榮,廠商不斷推新車型,很多新車上市,都有T車型推出。人們對這些新車已經習以為常了,直到東風雪鐵龍C4L上市,才有人驚呼:渦輪增壓進入2.0時代了。
渦輪增壓 T臺上的必然繁榮
曾有渦輪增壓器廠商預測,未來幾年中,中國市場會有越來越多的車輛裝備渦輪增壓器,中國渦輪增壓市場的增長速度會大大超過汽車市場的增速。而渦輪增壓器的市場規模也將在接下來的5年從目前的400萬臺增長到800萬臺。甚至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幾年渦輪增壓器的使用率會得到很快地發展,比例將從目前的20%增加到30%。東風雪鐵龍并不是高端中級車市場T車型的先鋒,早在幾年前,大眾和別克就先后推出了速騰和英朗。只是到了法系車這里,渦輪增壓時代有了新內容。
仔細分析看,渦輪增加發動機之所有受寵、高增速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日益嚴格的排放法規,發動機必須配置渦輪增壓器以達到排放標準;另一方面主要還是來自于汽車購買者,越來越多的汽車購買者愿意選用配有渦輪增壓器的汽車,在降低油耗的同時可以增加駕駛樂趣。
事實也證明了,渦輪增壓車型的歷史不算太長,但卻是汽車市場里發展最朝氣蓬勃的力量,經過時間的蕩滌和市場不斷修正,渦輪增壓汽車的發展終于在摸索提升中進入到2.0版本。法系車在蟄伏之后,一下子就推出C4L這款讓T車型整體升級的車型,春華之后迎來秋實。
繁榮背后 難以承受的T臺之重
雪鐵龍的底盤技術在全球領先,這是毫無爭議的。但說在渦輪增壓領域,法系推出一款車就重塑時代,是不是太夸張了?畢竟,已經有那么多珠玉在前了。
這就要從渦輪增壓技術本身說起。金無足赤,渦輪增壓在提升發動機動力和燃油率的同時,缺點也逐漸顯現,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動力輸出反應滯后。由于渦輪增壓的工作原理,當你大腳踩油門加大馬力時,葉輪的慣性作用對油門驟時變化反應遲緩,而一般經過改良的渦輪增壓也要至少2秒左右來增加或者減少發動機動力輸出。如果你要突然加速的話,瞬間會有提不上速度的感覺。因此,提到帶T車型,人們在對動力津津樂道的同時,也會萌生對動力遲滯和輸出不平順的擔憂。
對于城市的用車一族以來,即使T能介入工作,也未見得就能獲得暢快舒適的駕車感受。因為除了動力輸出反應滯后,傳統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普遍存在渦輪遲滯、動力輸出不平順的現象。經驗告訴我們,即使渦輪介入工作,但在換擋加速需要更大動力時,傳統渦輪增壓發動機會有瞬間提不上速的感覺。這種不能迅速達到峰值扭矩,而是需要時間提升轉速的缺點,最終導致了二次提速的頓挫,這讓城市開車族毫無駕駛樂趣可言。
所以有不少行業內人士給買車的朋友建議:如果你經常在城市內行駛,就真的要考慮一下是否需要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蝸牛爬”的車速讓渦輪增壓啟動的機會很少,遠遠無法發揮出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優勢。而東風雪鐵龍去年推出的C4L搭載了1.6THP發動機,恰好解決了這些問題,給市場帶來不小驚喜。
多說無益 還是要從消費者體驗出發
“和一般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相比,C4L的1.6THP發動機起步就有勁,上下班開著也很爽。”已經提車1個多月、在廣州工作的白先生對C4L的表現很滿意,這在C4L的首批車主里很具有代表性,人們普遍反映說駕駛C4L能一腳到T。
資料顯示:東風雪鐵龍C4L能做到一腳到T,是因為C4L的1.6THP發動機在1000轉時渦輪就介入工作。對于經常開車的人來講,都知道車輛啟動轉速已經在900轉上下。也就是說C4L才剛剛起步,一給油,就能輕松感受到渦輪增壓帶來的動力體驗。出了渦輪介入早,1.6THP更在1400轉就迅速地達到了扭矩峰值,并且一直持續到4000轉,加速快、沒有頓挫感,即便是遇到堵車,也能讓你在紅綠燈變換時,最快一個殺出堵車重圍。
除此以外,1.6THP全鋁輕量化設計的缸體降低油耗的同時極大程度上提升了駕乘舒適度,多項創新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發動機自身的可靠性、油品兼容性(可使用93號汽油)和使用壽命,有效地降低了使用成本,改變了T生來嬌貴,不好養護,成本高的短板。
人紅是非多,針對渦輪增壓的各種言論也一直存在。我們暫且不論是非對錯,單從消費者駕乘體驗的角度去想,就值得我們對T滿懷熱情,而搭載1.6THP的C4L的出現或許讓我們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