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動車強制報廢標準規定》已從月初起實施,私家車15年強制報廢生死線正式廢除。理論上只要車輛保養得當,審驗合格、尾氣能夠達標,車子就可以一直上路行駛。但交警提醒,一般車輛行駛超過20萬公里后繼續使用,出現故障的幾率會增加,繼續使用“老爺車”其實并不劃算。同時,機動車使用年限不同,檢驗周期也不同,超期未檢審的車輛會被強制報廢,如果駕駛報廢車上路,將會被吊銷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去年至今已報廢機動車近萬輛
對于私家車強制報廢年限取消的規定,大部分車主表示贊同。昨天上午,記者在吳東路某品牌4S店采訪時遇到了正在保養車輛的黃先生。他在2010年買了一輛16萬元左右的中級車,平時上下班使用,節假日會出門短途自駕游,到目前為止車輛行駛約45000公里。按照每年平均15000公里計算,15年也才行駛20多萬公里。“三年多來車子從沒出過問題,如果保養得好,我估計15年后性能還是不錯,完全可以繼續行駛,按照以前的規定強制報廢,我覺得有點可惜。”
不過,按照新規定,私家車滿足下列情形之一仍將報廢:首先,私家車行駛60萬公里,國家將對其引導報廢;其次,經修理和調整仍不符合機動車安全技術國家標準的;經修理和調整或者采用控制技術后,向大氣排放污染物或者噪聲仍不符合國家標準的; 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后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均要強制報廢。
同時,根據車型不同,機動車使用年限也有了明確規定:小、微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8年,中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0年,大型出租客運汽車使用12年;公交客運汽車使用13年; 專用校車使用15年;大、中型非營運載客汽車(大型轎車除外)使用20年; 正三輪摩托車使用12年,其他摩托車使用13年等。
據統計,2012年蘇州市共報廢機動車(包括摩托車)9581輛。
蘇州二手車市場難覓“老爺車”
新規定取消了私家車15年的報廢年限,將“門檻”設為“行駛60萬公里”,這讓不少想換購二手車的車主很心動,入手臨近年限,但里程數不多,且保養得不錯的二手車就非常劃算。不過記者采訪后發現,在蘇州二手車交易市場上,類似“高齡”老爺車幾乎難覓蹤跡。
據蘇城舊機動車交易市場總經理王劍平介紹,私家車報廢年限取消后,對二手車市場來說是一個利好,不過新規定對目前蘇州的二手車市場來說影響并不大,目前市場內在售的大多數二手車都是使用不久的車,十年以上的二手車存量更是少,所以價格上也不會有什么變化。以蘇城舊機動車交易市場來說,收購的二手車都是使用5年以內的非營運車輛,且尾氣排放都達到“國四”標準。
據了解,近幾年車輛尾氣排放標準從國二到國三、國三到國四,政策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加上各地不同的二手車轉籍、落戶規定,許多二手車商在收購“高齡”二手車時,都不得不考慮政策門檻和風險。記者從其他二手車交易市場了解到,以目前蘇州的二手車市場來看,即使私家車取消報廢年限限制,大多數消費者選車還是非常看重車齡短、車況好、里程少、款式新的二手車。
勉強使用“老爺車”不劃算
“新標準會不會放寬對二手車的監管,滋生報廢車鉆空子上路呢?”位于吳東路某汽車4S店修理廠的曹經理認為,新政實施前,一般車主都會選擇將車“高價”賣給汽車修理廠,而不選擇送到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回收。修理廠將報廢汽車拆解后,將各種零件翻新后重新流入市場,甚至將存在安全隱患的報廢車“改頭換面”后銷售。新規設定“60萬公里”的限制后,大多數車主會更加“愛護”車輛,及時保養和維修,不再輕易把車處理掉,這樣可以減少報廢車流入非法拆解市場的可能。
同時,新規要求“在檢驗有效期屆滿后,連續3個機動車檢驗周期內未取得機動車檢驗合格標志的機動車應當報廢。”“小、微型非營運載客汽車,行駛60萬公里之后,國家將引導其報廢,但只要車況符合國家標準,能夠通過年檢,就還可以繼續使用。”
對此交警表示,機動車使用年限不同,檢驗周期也不同,對于6年以內的私家車,檢驗周期為兩年一次;超過6年的,每年檢驗1次;超過15年的,每6個月檢驗1次。這意味著,15年以上車齡的私家車,如果有1年半時間未檢審,就可能被強制報廢。按照法律規定,駕駛報廢機動車上路,將會被吊銷駕駛證并處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而就車輛使用壽命而言,行駛超過20萬公里的車輛就進入了配件老化期,出現故障的幾率會大大增加,而且油耗也明顯增大。同時,一些市場保有量小的老舊車型,也很難找到適用的配件更換,即使能找到,費用成本也高昂。此時,繼續勉強使用“老爺車”,其實并不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