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對中國汽車行業有著里程碑意義的“汽車三包”將正式實施。
但在這離實施之日僅剩三個月時,相關部門、企業、經銷商、甚至消費者似乎仍未認識到“汽車三包”的真正意義。有關部門雖在汽車企業當中進行了一百多場調研,卻從未認真聽聽沖在第一線的經銷商的聲音。有的汽車企業雖然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研究“三包”,但還有更多的企業未有真正動作。消費者當然更是一頭霧水,樂觀者認為有了“三包”,車子出了質量問題,退車、換車肯定再不用費口舌,悲觀者認為,即使有“三包“,因為沒有第三方鑒定機構,車子出了問題還是糾紛不清。
為了澄清對“汽車三包”的誤解,在“2013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高峰論壇”上,本報特舉辦“汽車三包”分論壇,邀請汽車企業、“汽車三包”起草參與者、媒體共同解析“汽車三包”。
其實,“汽車三包”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法律文件,它是依據一系列法律而來的,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合同法》等等。它規定了新車在三年或6萬公里之內的修理、更換、退貨的過程中,廠家、經銷商應該擔當的責任,卻沒有規定質量的問題。換言之,“汽車三包”實施后,并非產品質量有了依據,而是修車、退車、換車的過程有了服務標準和服務依據。
進公司就開始為“三包”做準備
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客戶服務部技術科科長于淼
汽車三包規定的出臺,對整個汽車行業,包括服務業、供應鏈等都是提升。而廣汽豐田其實早就開始準備三包方面的工作了。我進公司的時候就在服務部,那個時候,公司已開始為三包做準備了。
三包規定涉及很多層面,包括生產方、銷售方、修理方。造成所謂退、換車,一般有兩個問題,要么是在三包期內產品質量發生了問題。要么是維修不到位,或者二者綜合在一起。要想處理好,首先要跟經銷商約定,在發生這種情況時,什么情況下你怎么承擔?我怎么承擔?有哪些優先原則?第二個是服務機構的問題,這里面有很多核心的東西,首先是服務基礎,比如網絡是什么樣的,有什么裝備,工具能不能滿足,有沒有配備足夠的技術人員和接待人員,是否符合要求……另外就是流程,比如,顧客來的時候,接待人員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符合什么標準,這個標準誰去監管……然后是故障解決,最根本的原因是故障的診斷和維修,是否具備診斷能力。還有就是零部件的物流,很多地方,像西北地區配送的時間長一點,而在北京或者山東就一天兩次。另外,廣豐的接待流程也做了改善,比如經銷商遇到困難時,現有的資源是不是足夠?信息品質速度是不是變慢了?在企業的經銷商網絡往三、四線城市下沉的時候,原有的力量和培訓資源雖然一樣,但參加培訓的人可能跟一線城市有一定的差距,就會出現問題。
汽車三包有了,也希望政府層面能去嚴格管理,一些具體的細則能夠盡快地加以明細,只有明細以后,消費者、廠家、經銷商才能夠更清晰。其實,從企業的角度來說,如果沒有好的產品品質,沒有好的服務品質,不管有沒有三包規定,長遠來看,企業都不可能存活。
“汽車三包”來得太遲了
重慶晚報總編輯任美榮
我首先是汽車消費者,也是一個愛車的人,我駕齡20多年了,看了汽車三包,第一個感覺是,這個規定太好了,中國汽車保有量5千萬輛,這么大的市場,卻一直沒有一個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規。汽車三包的頒布實施不是太及時,而是來得太遲。
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是我感覺規定實施以后,還會有很多問題。修理、更換、退貨,都有一些明確規定。但是為了保護生產經營者的利益,規定里也列了六條不與三包的情況,其中有兩種情況,一是使用不當,二是對質量問題的處置不當。這兩條為規定未來的實施,留下了非常大的爭議空間。大多數質量問題都可能在這兩個方面找到推脫、拒絕的借口,會形成很多爭議、投訴。什么叫操作不當?什么叫使用不當?誰來判斷是使用不當?什么是處置不當?這個規定要順利實施,必須要有對質量責任的中介鑒定機構。但社會在這方面的功能還不全,還沒有能夠承擔這個功能的機構,這個機構應該是獨立的、有資質的、有技術能力的、并且非常便捷的機構。因為如果產生爭議,解決的途徑無非是雙重協商,或者向消協投訴,然后是中介機構裁定,向國家質檢總局舉報或者上法院。除了中介機構以外,我感覺其他途徑都不是很有效。
汽車不出問題比“三包”更重要
長安汽車總裁助理、質量部部長張競競
長安汽車非常擁護“三包”法規,因為長安汽車想贏得客戶,也制定了向一流汽車企業邁進的戰略。在這個戰略里面,首先目標就是要讓客戶滿意,就必須生產出讓客戶滿意的產品,這是長安的質量理念。汽車三包法規出臺了,這是長安的一個機遇,因為三包的法規跟長安的戰略是一致的,就是要打造一流的汽車企業。
汽車三包一旦實施,行業競爭的門檻也提高了,將對一些企業造成很大的壓力,將會有人被淘汰出去。自主品牌也好,合資企業也好,都涉及對質量、品質的追求。從某一角度來說,可能會有利于長安,因為長安汽車從1984年開始做汽車到今天已經29年,長安原來是個軍工企業,到現在已經活了151年了,我們還想再做100年,那就只有靠質量來取勝。質量方面,長安分基本質量、感知質量和魅力質量。三包規定的就是基本質量,不是說買一個車就是要修的,要換的,我們首先就是要讓我們的車不進維修站。長安的理解是,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不太關心確確實實的三包,他們要求的是車子不出問題。因此,長安沒把產品說明書當成特別重要的部分,我們認為,首先是把內功練好,質量做好,讓消費者滿意。
另外,汽車三包是對服務標準的規范,長安認為服務能力的提升有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涉及整個服務的能力,比如備件的保供,三包規定五天修不好,要給消費者代步車,這對備件和物流管理都有要求。第二,服務能力要有要求,老是修不好,修一次也修不好,修兩次也修不好,5次修不好就得退、換車了。文/本報記者李東穎
德國新車出問題 經銷商負責
德國Springer Automotive Media銷售總經理Michael Harms
德國汽車保障的基礎是最關注消費者。提高他們的法律權益,能夠讓他們獨立的去使用這些法律保護他們的權利。在德國與“三包”相似的規定里,質保時間是售后三年或者兩年,一般情況下,經銷商會負責進行保障。
根據德國的法律,只有在汽車出售的時候有故障,才提供一些質量的保護,購車條款合同上一般不會寫明質保的規定。而且,有些汽車的零部件質保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保質期是2-3年或者有一個里程的規定。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他們在做營銷的時候,必須要很好的了解自己的產品,做到品牌的差異化、產品的差異化。而消費者則爭取買到質量最好的、條件最好的車。
二手車的質保一般是經銷商與買車方私下的協議,一般會要求經銷商提供免費的修車,但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三包”保護了經銷商避免了一些風險和損失,還可以讓第三方來承擔三包的風險。德國的“三包”基于汽車的里程和汽車的年限以及故障的程度,在合同已經簽訂之后,也會有一些特殊的協定和一些優惠的規定。這種優惠的規定,一般都是自由的選擇。比如,如果發動機出現了問題,但在里程規定之外,或者說已經在購買之后20個月發生,如果消費者進行了投訴,那么經銷商會向生產商匯報,申請是否能補償。這就是質保期之外的一個處理方法。汽車制造商會承擔一部分維修和更換的費用。但是如果出現問題的話,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汽車三包”使服務標準有法可依
北京中車時代汽車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文利
近年來,中國汽車高速發展,應該說汽車市場做大了,但是消費者也好,從業人員也好,都深深感到汽車行業沒有做強。汽車廠家幾乎每天都在宣傳提升服務質量,提升服務價值,但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因為提升服務有四個環節,一要有好的服務理念,第二要有好的服務標準,第三要有好的服務準則,第四要有好的服務承諾。這其中,最難的就是服務標準和服務準則。“汽車三包”解決的就是服務標準和服務準則的問題。
“汽車三包”并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文件,它是依據一系列法律制定而成,比如《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合同法》等等。它規定了新車在三年或6萬公里之內的修理、更換、退貨的過程中,廠家、經銷商應該擔當的責任,卻沒有規定質量的問題。換言之,汽車三包實施后,并非產品質量有了依據,而是修車、退車、換車的過程有了服務標準和服務依據。“汽車三包”首先對生產者、銷售者、修理者進行了規定,其次,對消費者也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從這個角度來說,“汽車三包”對汽車銷售過程中遇到的糾紛提供了解決的依據。
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汽車三包”還意味著要調整經營思路。首先“汽車三包”對生產者和銷售者制定了一系列的條件要求,比如,要有符合“三包”規定的汽車產品使用說明書和三包憑證才能賣車。這對企業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沖擊和影響。另外,企業可能也要在宏觀和微觀上進行調整。中國汽車市場是剛性市場,只要價錢合適,沒有賣不出去的車,一線市場賣不動,可以到二三線市場去賣。有了“汽車三包”后,企業再擴張就要小心了。美國實行檸檬法后,不到十年的時間里,汽車廠商就賠了消費者10億美元。企業生產得多,可能問題越多,賠償的機率也越大。所以無限制的擴張恐怕要適可而止了。
北汽率先“三包” 摸著石頭過河
北京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服務部副部長馮濤
去年3月,北汽股份自主品牌的第一款轎車E系列下線,北汽就開始考慮“三包”。雖然“汽車三包”是大勢所趨,消費者尤其期待,但這事畢竟非常復雜,北汽到底是選擇等下去,跟大家一起觀望,還是率先做起來,在內部其實是有很大爭議的。畢竟,一個新工廠和一個新產品,如果北汽實行“三包”,別人會怎么看?我們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當時確實很困惑。這時,前任總經理董海洋說了一句話,中國汽車市場這么大的規模,已經接近產銷2千萬輛,“三包”是消費者一直在期盼的事情。
這里是我們的主場,卻不是自主品牌的主要戰場,自主品牌如果再沉寂下去,很有可能被邊緣化。一提到汽車,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合資品牌,覺得合資品牌的質量好,買著更放心。而北汽E系列作為一個全新的自主品牌,消費者對之缺少認識,怎么才能讓消費者知道你、接受你呢?經過再三的思考,我們決定邁出第一步,打破堅冰,率先承諾一系列執行三包政策。當時由于國家還沒有出臺相應的制度或者政策,我們也不知道該怎么做,真的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們考慮到,如果不把一些條款定得很細,如果模棱兩可的話,我們和客戶之間可能會產生比較大的分歧,甚至于糾紛,而誰又會給我們做裁決呢?恐怕沒有人。因此,我們去年在摸索搞“三包”的時候,定義了20項我們認為比較嚴重的安全性能故障,而且把失效模式做得非常清楚。另外,為了解釋“三包”,我們專門配套地做了“三包”手冊,用圖式的方式說明,什么是轉向機斷裂,轉向機在什么位置……目的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訴用戶,你的車有“三包”,你在哪一種情況有權利向廠家提出“三包”,這是我們做的第一步。
去年年底,質檢總局公布了“汽車三包”,北汽也對自己的“三包”進行了調整,并宣布,從今年5月11日第二款產品紳寶轎車開始,率先完全執行國家三包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