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考是車社會的一個縮影 貴,駕培學費節節高升;難,“五必考”平均合格率只有30%,周期長,一名學員目前從報名到拿到駕照的周期達到一年左右;亂,曾經有教練在學員臨考前玩躲貓貓;變,相關政策年年都有新規定,駕校與學員年年都要適應新規定。駕考是車社會的源頭,一切由學車開頭,這個頭都不能開好,車社會又如何能夠秩序井然?
近年來,人們說起學車,都被它不斷上漲的學費以及漫長的拿證周期所嚇倒。日前,更傳聞駕培收費將破8000元。學車費用一路走高,究竟是駕校經營成本確實扛不住,還是虛高成分居多?對此,業內相關負責人都聲稱收費是筆糊涂賬。與此同時,為了緩解多年來的駕考積壓潮,交管部門出臺了“出一進一”規定,但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約,至今沒有收到理想效果。記者最近了解到,為了重新建立起人們對本地駕培行業的信心,駕培收費將醞釀一種全新模式,學員可以采取分期付費,自主“炒”掉那些表現惡劣的教練。預計這種全新收費方案一旦推出,將對整個駕培行業帶來巨變。
駕培收費為何一路走高
從去年開始,幾乎一出現有關駕考方面的法規,駕培行業隨即掀起一陣漲價聲。雖然并非每次都體現為學費上漲,但已給廣大消費者造成“恐漲癥”。有駕培行業負責人指出,去年廣州市駕培收費從年初的4800-5200元到年底上升幾百元,直到今年一直在6000-6500元之間波動,部分駕校與去年的收費相比,提升了20%左右。
有業內人士算了一筆賬:交通部門限定一輛教練車每年可培訓58名學員,但由于去年出臺“出一進一”的限招規定,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實際上平均一輛車一年只能培訓約20人。按交委對于駕校培訓場地的規定,每家駕校培訓場地必須同時可以容納20輛車訓練,平均一輛車占地不少于150平方米,總面積最少保證3000平方米,每個場地以目前市區內一平方米8元的標準支付場地租金,每臺車每個月的場地費用已達到1200元左右。今年以來駕培收費提升,除了限招令頒布后,招生人數大減,考試周期長,還包括車輛的經營成本上升。從今年5月1日開始,教練車的使用年限從以前的15年減少到10年,這增加了車輛的折舊損耗,因此,學車費用有一定的上浮幅度,實屬成本使然。
這名人士指出,現在限招令頒布后,合格率持續走低,大部分教練車都處于非滿負荷狀態。由于招生減少,考試排期時間長,教練員基本處于半開工狀態。今年采取新交規后,考試要求提高,管理費用雖然也相應提高,但如果駕校培訓能力沒能提高,卻動輒將學費升至7000-8000元的水平,其收費合理與否值得商榷。
積壓潮至今難改善
去年交管部門針對廣州市的駕考積壓潮,制訂了“出一進一”的限招方案。但由于新交規出臺后,本地駕考一直保持較低合格率。因此,目前從報名到拿到駕照的周期約為一年左右。其中,理論考試從報名到考試,需要2-3個月,接下來,科目二的約考到考試,用時約五個月,加上前后約一個月的長途訓練,最后到完成路面約考到考試,至少需要十個月。如果一旦出現補考,理論考試和路面考試平均需要1-2月,科目二補考就需要再增加5個月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之所以仍然出現考試周期長,有兩方面原因。目前,全廣州科目二只有岑村一個考場,一天平均能夠供1100- 1300輛車考試,如果按照目前限招后的學員人數,應該足以應付,但現在加上積壓的學員人數,已經存在考試資源明顯不足的情況。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合格率過低,新交規實施已達半年,目前行業“五必考”平均合格率只有30%。根據業內人士估算,只有至少達到50%合格率,才能明顯減少積壓現象。有駕校負責人表示,要解決目前存在的部分駕校收費不合理、考試周期長等問題,還需要相關部門出臺有效的解決方案,才能讓學員明明白白消費。
分次繳納學費方案正在醞釀中
由于駕培收費已經引起人們的抱怨,最近駕培行業也開始醞釀一場變革。南都記者從本地一些大型駕校獲悉,最近本地二十多家駕校已經開始擬訂出一種按學時按次收費的方案。據參與制訂新方案的知情人士介紹,新方案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學員不需要一次性繳納全額學車費用給駕校。學員在選定一家駕校后,只需要先支付約1/3的學車費用,然后在該駕校安排考完理論試后,再由駕校發一張學時卡(或者直接使用學員的羊城通或銀聯卡),接著,學員自行選定一名教練,實行按學時付費。學員每次向教練報到練習后,再根據實際學時計費。如果在學習過程中,學員覺得教練教學態度或者水平達不到自己要求,可以隨時選擇另外一名教練,繼續根據練習一次,刷一次卡付費的方法。多家駕校負責人表示,這樣的收費方式,比傳統方法會增加了收費的合理性與透明度,也有利于提升駕校教練的服務水平。
駕培行業成本增長因素
學員一進一出,路考合格率低,教練招收學員數量降低,處于半開工狀態。
駕校所需場地最低面積增加到3000平方米,場租相應提高。
教練車報廢年限由15年縮短為10年。
駕培收費一路走高 行業醞釀全新收費模式
2013-07-11 08:12 南方都市報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廣州松綁車市背后:汽車產業拖累經濟增長
- 2奔馳回應阻尼片及車內異味問題 強調對人體無
- 3叫車軟件強制綁定電召平臺 統一收費標準
- 4出租車企業揩油招數 換新車漲份錢保養費
- 5手機叫車軟件生存調查 每月花百萬元推廣
- 615日起 京機場大巴可有條件走公交專用道
- 7政策出現新變化 北京購買電動車也需搖號
- 8經銷商:汽車消費貸款受影響審核愈加嚴格
- 9長安CS35發動機存隱患再召回 乳化問題仍存在
- 10汽油國五標準提上日程 消費者年多擔388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