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斷放緩的經濟增速,區域經濟明顯的浙江省杭州市率先推行“十條”新政,以圖提振消費,拉動經濟發展。
8月30日,杭州市正式發布了《關于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實施意見》(杭政函〔2013〕123號)文件,對于新政的用意,文件明確其作用為“擴大內需、提振消費”。個人購置新能源和本地產汽車,將得到相應的優惠政策,同樣,旅游、通訊等多個領域消費,均有補貼,該政策已于9月1日開始施行,有效期至明年9月30日(除另有明確期限外)。
其中,首條政策便提及到要實施汽車購置惠民政策,具體措施為,鼓勵個人消費者購置新能源和本地產汽車。繼續做好新能源汽車扶持發展政策的落實工作;鼓勵個人消費者新購置本地產汽車。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獲悉,杭州當地產的汽車并不多,目前,包括眾泰、納智捷、青年蓮花等,而浙江省內產地的汽車品牌則較多,如吉利等。吉利控股集團新聞發言人楊學良對此認為,目前影響主要看具體的補貼政策細則,如果補貼能夠達到總車價的10%,作用將非常很明顯。
與此同時,在旅游、電子商務和信息服務消費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優惠和補貼措施出臺。
然而,對于杭州的經濟增長比例和產業結構,浙江省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蘭建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區域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不可能在短期奏效。
不過,浙江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解力平認為,近年來,杭州經濟增速已出現不斷放緩,同時相對于廣東、江蘇等省份內的城市,缺乏大項目的拉動,本次擴大內需提振消費之舉或將對當地經濟產生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