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至14日,由商務部和國家發展改革委支持,長春、重慶、上海、武漢、廈門、蕪湖、天津、臺州、合肥、廣州、保定、柳州等12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主辦,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承辦,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組委會協辦的“2013重點汽車出口市場政策法規宣講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行。
在充分調研出口基地和出口企業的培訓需求的基礎上,本屆宣講會確定了“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的主題。在為期一天半的宣講會上,來自俄羅斯國家汽車工程研究院(NAMI)、印度汽車制造商協會(SIAM)、美國APA公司、馬來西亞道路安全研究院(MIROS)、埃及汽車培育協會(EAFA)、意大利CETOC技術批準服務咨詢公司等技術、咨詢機構的專家就俄羅斯、印度、美國、東盟、中東、北非、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汽車產業、市場和準入制度進行了介紹,江蘇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中國建設銀行的專家分別就我國汽車產品出口商檢流程及人民幣升值問題對中國汽車出口的影響進行了介紹,并回答了與會代表關心的一些問題。
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副司長支陸遜、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到會致辭。宣講會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專家黃永和和首席專家吳松泉主持。
商務部機電和科技產業司副司長支陸遜在致辭中表示, 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企業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我國汽車出口仍以低端市場為主,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對品牌和營銷網絡建設重視不夠,低價格、低利潤的格局尚未改變,大部分企業還沒有制定和實施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戰略。支副司長建議企業應轉變出口方式,培育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競爭新優勢。支副司長最后希望主辦方和承辦方進一步加強合作,根據出口形勢和企業需求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幫助企業進一步了解國際市場,加快 “走出去”步伐。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和生在致辭中表示,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及12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一直將出口培訓平臺的主要載體——宣講會交給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承辦,是對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行業服務能力的充分信任和高度肯定。今后,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還將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及12個出口基地的指導和支持下,與出口基地和出口企業加強溝通、交流,不斷總結經驗,改進培訓內容和方式,努力使宣講會成為國內出口企業了解國外市場準入制度的重要窗口。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愿意,并且有能力為廣大的汽車出口企業服好務,為汽車產業“走出去”助力。
通過舉辦“重點汽車出口市場政策法規宣講會”,宣貫我國重點汽車出口市場的政策法規動態,交流信息,共享經驗,可以使中國汽車產品更好地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不斷提高質量和售后服務水平,并有效地保護進口國汽車消費者的利益,推進我國汽車產品出口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自2008年以來在連續舉辦五屆宣講會取得良好效果后,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的支持下,12個國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決定舉辦2013宣講會,本屆宣講會在培訓內容和形式上不斷創新,緊緊圍繞“鞏固傳統市場,拓展新興市場”的主題,邀請了俄羅斯、印度、美國、馬來西亞、埃及、意大利等長期從事汽車產業政策和技術標準法規研究的專家來華演講,借中國國際汽車零部件博覽會之機同期舉辦,方便更多企業參與,提高培訓效果和質量。
宣講會的舉辦得到了國內汽車出口企業的積極響應,不少企業通過電話和電子郵件的形式表示要求增加參會名額,并希望宣講會能長期舉辦下來。為了達到更好地培訓效果,會務組結合培訓內容搜集整理了參會企業關心的問題,也得到了參會企業的積極配合和支持。2013年宣講會參會人數超過歷屆, 12個國家汽車出口基地的有關負責人和100多家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企業代表超過200人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