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汽協:別光想著汽車限購 還要讓車能開起來
央廣網北京11月12日消息(記者劉楠)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月11日下午舉行了2013年10月份國內汽車產銷數據。國內車市低迷的局面是否得到改觀?應該如何判斷中國汽車工業的現狀?購車搖號政策還要持續多久?中汽協秘書長董揚針對這些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0月份,國內汽車銷售193萬輛,同比增長超過20%。十月份汽車產銷數據井噴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董揚:首先,增長是因為市場需求增長,不是人為能控制住的,也不是人為能吹噓出來的。其次,產業的發展需要企業根據市場的需求去努力。今年在車型構成上的一大變化是多用途車MPV的增長。實際上,我們一部分微面、微卡這些車子,它經過加大車身、加強尺寸、加大發動機排量、擴大用途,成為受到城鄉接受的多用途車子。這是一個典型的中國汽車企業根據中國市場發展產品的絕佳例子。
去年中國汽車行業只實現了4%的微增長,但是今年情況好一些,預計將達到10%左右。有人認為中國汽車行業又恢復了欣欣向榮,汽車廠商的危機性也沒有那么大。究竟應該如何判斷汽車工業的現狀?
董揚:我認為從汽車行業來講,雖然不能說4%和10%之間是一樣的,但是都意味著高速增長期結束,平穩增長期到來。只要是四個轱轆就能賣出去的時代肯定是結束了。不管今年10%還是去年4%,你必須開發你的產品越來越節油,越來越環保,質量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低。我相信加價賣車現象一兩年之內將一去不復返。所以,車企的危機性要一直存在,即使是今年增長達到10%,危機感也要一直存在。
北京汽車搖號指標明年將減少四成,但是這個月搖號又增加了8萬多人,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應該如何化解這個矛盾?
董揚:顯然,買車受到限制,在最近一段時間內是作為一個北京人必須付出的代價。在北京交通狀況沒有好轉的情況下,放開購車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是我想強調另外一個問題,希望北京市政府在限制大家買車的時候,給大家創造更好的出行條件。日本一個教授統計,在東京兩種交通工具換乘,絕大部分走路三分鐘以內。在中國要多少時間?另外,不要光限制車,還要讓車能開起來。北京的幾十條交通規劃里面,沒有一條是趕快建停車場、停車樓的。現在國際大都市里面,都是密度很大的立體式停車樓。希望北京市也能趕快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