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訪
“保險粉”美容豆芽 “賣相好”卻增毒性
國慶前夕,有市民向本報報料,房山區良鄉大南關村一處廢棄的院落內,有商販使用化學物質加工漂白豆芽。
夫妻倆深夜賣力洗豆芽
這個廢棄的場院內,幾排破舊的房屋,散落著幾家住戶。
記者蹲守數日觀察,從東面數第一排最北側的兩間房屋就是加工豆芽的作坊,里屋存放著數個袋子,看著像是裝滿豆子。
外屋約100多平方米,是培育豆芽的場地。大量桶、筐等容器裝著正在發育的豆芽,槽子共有六七排,每排四五個,上面蓋著軍綠色的被子。外屋的東北角,有一個大型水池和鍋爐設備,保證提供充足熱量和水分。
房屋外是一個長約2米,寬約1.5米,深1米多的水槽。
作坊的主人是一對40多歲的夫婦,每天不到凌晨2點就開始工作。
凌晨近2點,這對夫婦先把桶里、筐里的大量豆芽取出,倒入水槽中。
隨后,男子會將家門口的大型農用三輪車開到水槽旁,站在三輪車上,用鐵叉攪拌水槽里的豆芽。
攪拌均勻后,男子會把水槽內豆芽鏟起,拋入農用三輪車內。
約兩個小時內,夫婦倆將所有發育好的豆芽,全部倒入水槽“沖洗”一遍,然后再裝入三輪車中。
記者看到,快裝完時,女子會把一種白色粉末倒入水槽內側一個水桶內攪拌,制成一種溶液。隨后,男子用這種溶液,將裝在三輪車上的豆芽仔細噴灑一遍。
噴灑時,隱藏在三四米外的記者能聞到所散發出的刺鼻氣味,而遠望噴灑過后的車上豆芽,色澤白亮,個體飽滿。
凌晨4點10分左右,該男子駕駛這輛掛著河北牌照的農用三輪車駛出大院,留下三行車轍的同時,還灑下了一行行散發刺鼻氣息的水滴。
多名從事豆芽加工銷售的人士分析,這種水洗豆芽和噴灑溶液的行為很可疑,“不可能是簡單的清洗,兩個多小時,沒人干費力不討好的事”。
攪拌神秘溶液噴灑豆芽
為弄清這種可疑溶液,記者決定再探該作坊。
9月25日凌晨,作坊夫婦倆開車運送豆芽離開后,記者進入該作坊內,發現有至少3個藍色大桶,均用一塊布遮蓋著。
掀開遮布,桶身上印有“sodium hydrosulfite”的字樣。
記者查詢得知,這是“連二亞硫酸鈉”(也稱“保險粉”)的英文標示,是一種工業漂白劑,多用于清洗塑料、絲織物等。
記者發現,其中一個藍桶的蓋子已被打開,里面用塑料袋包裹的“連二亞硫酸鈉”為白色粉末狀,伴有嗆鼻的異味,用手抓取后會有燒灼感。該桶內“連二亞硫酸鈉”并不足量,顯然已有人取用過。
9月30日凌晨,記者進入與該作坊相鄰的一間廢棄棚屋蹲守,該棚屋與作坊外屋只隔著一塊表面有多個裂口的棚布,透過裂口基本可觀察到作坊內的操作。
當日凌晨3點20分左右,作坊的女主人提著便攜式臺燈,從作坊外屋快步走出。
借著燈光,記者看到,她從小屋內那個已打開的藍桶里取出一些“連二亞硫酸鈉”,分兩次倒入一個裝有水的桶內,反復攪拌均勻。這個1米多高的水桶的一端則連接著一根水管。
隨后,作坊男主人將這個水桶里的水,灑向已裝上農用三輪車的豆芽,反復持續約10分鐘。
刺鼻的氣息撲面而來,經過噴灑后的豆芽色澤亮白,在夜間頗為醒目。
知情人透露,這個作坊用來浸泡豆芽的水槽,里面的水同樣含有“連二亞硫酸鈉”。
記者曾用塑料瓶取了部分樣本,擱置多日后,仍散發著刺鼻氣味。
長吃漂白豆芽或誘發癌變
多名從事豆芽加工銷售的人士透露,用“保險粉”漂洗豆芽是近幾年出現的事情,漂白過的豆芽,“白白胖胖、水靈靈的,賣相特好”。
長年加工銷售豆芽的李先生稱,普通豆芽短小,而且顏色發黃,這種漂洗過的亮白豆芽,“相比之下賣相好,購買的顧客會多。”
事實上,消費者是被“賣相”蒙蔽了眼睛。
南京工業大學化學專家顧大偉表示,“保險粉”并不保險,它的主要成分“連二亞硫酸鈉”是一種強氧化劑。 這種物質主要用在紡織業、造紙業用作漂白劑,其與水接觸后會釋放大量的熱和二氧化氫、硫化氫等有毒氣體。
據了解,長期食用連二亞硫酸鈉漂白的豆芽,會損害人的眼睛、呼吸道黏膜和肝臟,引起頭痛、惡心、嘔吐,并誘發癌變。
《食品安全法》也規定,嚴禁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