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本月16日,南京市工商局通報9種不合格速凍食品,三全食品多款速凍水餃在列,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這些問題產品批次橫跨了八、九、十月份。
三全首次陷入“細菌門”是在本月初,11月3日廣州市工商局檢測顯示,“三全”兩種速凍食品都被檢出含有致病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突如其來的狀況給三全股價帶來重創,本周一三全食品股票臨時停牌,昨日該股恢復交易。
三全食品昨日在公告中表示,南京市工商局抽檢速凍食品中含有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相關內容所述屬實,公司立即對該批次產品啟動了召回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11月8日,三全食品就已發出過澄清公告。稱自接到工商的檢測報告后,已在第一時間召回問題產品,并及時銷毀。并強調,截至目前,在全國各地有關職能部門的抽檢中,沒有發現不合格產品,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均為安全批次。
對于三全、灣仔碼頭等問題速凍水餃先后被曝光,昨晚,物美、家樂福、華堂、超市發等北京超市表示,連續幾次對速凍水餃的曝光讓消費者多產生顧慮,超市已經主動對速凍水餃展開自查,但目前暫未發現問題批次的產品。
物美超市事業部副總種曉兵說,已安排人對庫存速凍水餃自查,超市有規定,凡是有問題的產品,不會跟任何人商量,都要在2個小時內下架。“截至目前,沒有發現問題產品”。
華堂商場食品部部長馮朝宇說,速凍水餃每次曝光,銷售量就會有波動,大約下降10%左右。目前超市方面都是要求廠家出示檢測報告,防止問題水餃混入。
大多數超市稱,眼下是速凍水餃銷售淡季,但“曝光”會影響到旺季的銷售。
一些消費者對速凍食品已心存芥蒂,“幾個大品牌都出問題,我們還敢吃嗎”,不如在家自己包餃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