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天速成雞不可怕,可怕的是激素
全世界肉雞出欄時間為42-48天;專家稱養殖戶濫用抗生素和使用激素,問題出在監管
近日,央視爆出速成雞養殖黑幕,山東一些養殖戶被指用抗生素、激素等催肥肉雞。報道一出,一時間輿論嘩然,不少人談“雞”色變,40多天長到5斤多,抗生素當飯吃,這樣的雞上了餐桌,我們究竟是在吃雞還是在吃藥?據《都市快報》報道
速成雞不可怕 40多天出欄正常
速成雞主要是指白羽肉雞,養殖期短,肉質嫩,便于分割烹飪,在我國養殖量非常大。白羽肉雞一般喂養40天左右出欄,平均體重可達5.5斤。被央視曝光的山東濰坊高密市小遲家莊養雞場的張老板說,從30克的雞苗長到5斤只要40天,大的能長到六七斤。
首先說說40多天出欄的“速成雞”是不是違反自然規律,究竟是怎么來的。
說起食品安全,現在面臨的現實卻是,就這么大的地球,還在不停被破壞,想養活這么多人,不依靠現代化養殖業,很多人是要被餓死的。
目前,中國人每年要吃掉1000萬噸以上的雞肉,人年均消費20斤左右;美國人更愛吃雞,2萬多個養雞場,每年生產近90億只雞,每個美國人每年要吃掉80斤左右的雞肉。
按傳統養雞模式,一只雞需要喂養半年以上才能出欄,如果按這速度和成本放在當下,會造成兩個后果:一是吃不到雞,二是吃不起雞。
正因如此,1950年,現代養雞業在德國應運而生,并很快傳入美國,得到快速發展。一些育種公司本著讓雞多長肉、快長肉的目的,對雞的品種進行選育,促使雞的品種不停進化,從而越長越快。
據聯合國[微博]糧農組織統計,全世界肉雞的平均出欄時間從1960年的67天,縮短到目前的42-48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央視曝光的美國育種的白羽肉雞;而在我國,2005年修訂的《商品肉雞生產技術規程》中規定,肉雞在6周齡也就是42天時的體重指標為2420克。
也就是說,肉雞40多天養成出欄宰殺,并非中國特色,這在全世界肉雞養殖都是正常現象,是業內早已人盡皆知的常識,只是大多數消費者不了解而已。
速成雞怎么速成 速成得益于天生用來長肉的雞種
此次被曝光的“速成雞”是白羽肉雞,這是“快大型”肉雞的代表性品種,生長迅速,肉塊大,被肯德基[微博]、麥當勞[微博]等快餐連鎖企業普遍使用。那么它為什么可以長得這么快呢?
首先這得益于雞種的不斷優化和改良,可以說,它們天生就是用來長肉的。中國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大規模地引進白羽肉雞的種雞,自那以后雞肉產量才有了飛躍。事實上,種雞的選育至今仍然是個高科技產業,難度很大;目前,全世界僅有少數幾家大型育種公司掌握這種技術。
其次是合理配比的飼料。在現代化的養殖場里,雞吃的都是人工飼料。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周圻說,跟人一樣,雞的生長也需要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喂給“快大型”肉雞吃的全價配合飼料里面,主要就包含這兩種營養成分。
這種全價配合飼料分為前期、中期、后期三種,在雞不同的生長階段,需要喂不同的飼料。“前10天吃前期料,主要是提高體質的,10天到20天這個階段吃中期料,主要是長骨骼的,20天以后開始吃后期料,主要是催肥長肉的。”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張小東博士說。
最后,靠的是現代化養雞場的標準管理,雞舍是一個全封閉的環境,溫度、濕度、光照、通風等條件都可以控制,這為雞的快速成長提供了穩定的環境。
速成雞會吃藥 使用激素是不折不扣的違法行為
在現代化養殖場里,成千上萬的雞擠在一起,空氣質量較差,容易傳染疾病。為降低死亡率,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是現代養雞業的普遍做法——可以這么說,不用是不可能的!“如果不使用一定的藥物,它的健康會無法維持。”周圻教授說。
當然,使用什么抗生素,國家是有嚴格規定的,比如人用抗生素和獸用抗生素必須嚴格區分,不能混用。
更重要的是,抗生素的使用必須嚴格執行停藥期——在肉雞上市宰殺前的5到10天停止使用,使得肉雞體內的抗生素自然代謝,降低至符合相關標準后才可出欄宰殺。
“抗生素主要殘留在雞的內臟、雞爪、翅尖的末梢部位,在雞肉中的殘留幾乎為零。如果一家養雞場嚴格執行這些抗生素使用規定,速成雞出欄宰殺就不會有問題。”張小東博士說。
而被央視曝光的那些山東養雞場,不但使用了國家嚴禁使用的抗生素、沒有執行停藥期,更給雞喂了激素,促進雞的生長,增加體重,使用激素,則是不折不扣的違法行為,在我國《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和《獸藥管理條例》中,都明文規定“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
“對那些不良養殖戶來講,用激素的成本風險是很大的。”蕭山志偉家禽養殖有限公司技術總監梁作根說。“肉雞再怎么長得快,也還是要有個過程,40多天的生長周期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再添加激素也不可能讓雞長得更快或者更重多少了。激素類藥物本來價格就不便宜,況且對雞的心血管、肝臟等機能會產生副作用,很容易造成死亡。肉雞本來就是敏感脆弱、容易死亡的動物,給集約化養殖的雞群喂同一種含激素的飼料,很容易出現大批雞同時死亡的慘狀,用激素獲得的那點利潤,很可能就被抵消了。”但是,只要沒出現大面積死亡,那些不良養殖戶就“博”到了!
“雞是好雞,飼料也是好飼料,問題還是出在監管上面。”浙江農林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張小東博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