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國兩會前夕,2月1日,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聯合推出“十大熱點問題調查”。自2月19日起,人民網對網絡調查數據進行整理,精選網民留言,分析調查結果并進行解讀。“兩會調查”結果和網民留言將通過多種方式送至相關部門。敬請網民持續關注、參與并提出建議。
2013年兩會調查入口
2013年全國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和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將于近日在北京召開。2月1日起,人民網和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就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展開調查。調查涉及17個熱點問題,截至2月25日8時,已有73萬網民參與了調查,“食品藥品安全”獲得網民投票43024票,位于第七位,“社會保障”、“反腐倡廉”、“收入分配” 、“住房保障”、“醫療改革”、“穩定物價”分別位居熱點問題前六位。
在“食品藥品安全”分項調查中,96%的網民對現在的食品安全不放心,73%的網民認為2012年的食品安全問題比之前惡化了,不放心食品越來越多。85%的網民認為當地政府打擊食品藥品違法犯罪行為的力度較小。
在“毒膠囊(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事件,對您有何影響?”的調查中,79%的網民認為還有影響,能不吃盡量還是不吃,15%選擇盡量不買生產過毒膠囊的企業產品。
關于食品安全問題多發的原因,73%的網民認為執法部門監管不力、執法不嚴,14%認為相關法律不健全,懲罰力度不夠,9%認為生產和銷售者不誠信,缺乏道德自律。而關于藥品領域的主要問題,33%的網民認為藥品定價虛高,23%認為市場偽劣藥品泛濫,21%認為藥品療效與事實不符,20%的網民則選擇了用藥不合理現象嚴重。
網民:當前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突出 百姓仍吃得不放心
2012年,“白酒塑化劑”“速生雞”、鉻超標“毒膠囊”等食品藥品安全事件讓消費者痛心。不少網民對當前我國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仍不放心。有網民認為利欲熏心的企業家為達利益最大化,違法加入添加劑,甚至以假亂真,有網民認為藥品、保健品夸大功效欺騙消費者,還有網民認為蔬菜中的激素、農藥殘留嚴重,孩子的零食也不安全。
IP:182.118.12.★ 現在的食品還能讓老百姓放心吃嗎?有些利欲熏心的食品生產者放棄了做人的原則,無視社會道德甚至法律,以達最大利益,添加一些不該添加的東西,簡化加工設備,不注重加工環境,鉆法律的空子,更有甚者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IP:60.169.10.★ 菜場很多的菜寧可不吃也不想買,因為激素農藥殘留太嚴重。孩子的零食也不敢多買,因為食品添加劑泛濫。
IP:112.90.172.★ 問題食品太多,藥品、保健品夸大其詞,忽悠消費者。原因在于多頭管理,又沒有一個是真正的在管。工商、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局等職能部門應該合并,對不作為要加大追責力度。
IP:123.150.197.★ 現在的食品藥品問題特別突出,如果生活的環境,吃的用的都不能放心,真是太可怕了!管理部門加大監管力度,提出各個體系的具體標準和規范,嚴懲危害人民身體健康者!
IP:182.118.12.★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先,食以安為先,食品藥品安全關系著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
網民: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加大處罰力度
關于如何提高我國的食品藥品質量,讓人們吃得放心,網民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有網民建議我國應該繼續加大食品藥品的生產、銷售監督力度,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完善細化相關的法規制度。有網民建議對違法者嚴懲不貸,加大處罰力度,并對其家庭處以巨額罰款。
IP:118.123.3.★ 加快食品藥品監管體制調整,防止職能交叉和出現盲點。
食藥品監管部門應加大藥品食品檢查力度,加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斬斷利益鏈條,使制假售假企業破產,將制假售假者繩之以法,竭盡全力維護百姓健康。
IP:124.232.149.★ 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監管;加大對違法企業懲處力度;公示違法企業黑名單;提高群眾的鑒別意識才能有效解決當前嚴峻的食品安全問題!
IP:182.118.12.★ 民以食為天!食品和藥品安全是民眾最基本的生存和保障,希望加大處罰力度,對違法者嚴懲不貸,確保民眾最基本的需求。
IP:122.227.222.★ 我國應該繼續加大食品藥品的生產、銷售監督力度,完善細化相關的法規制度,重刑嚴懲造假藥、毒食品者,并對其家庭處以巨額罰款。
IP:220.166.65.★ 明確監管部門職責,完善立法,嚴管重罰,讓造假賣假者傾家蕩產。
網民:加強食品藥品行業人才管理 成立食品公安加大監管
在網民留言中,不少人認為食品藥品行業的人才管理需要關注,有網民認為藥監部門選人用人時應多選藥學專業人才,有網民認為對食品、藥品廠家的技術人員應該進行跟蹤監管,杜絕在食品藥品中添加違禁物質。還有網民認為國家應成立像交通警察和森林公安一樣的食品公安,加強對基層食品安全的監督。
IP:116.114.22.★ 食品藥品安全事關國民健康大事,特別是藥監部門選人用人時應多選藥學專業人才,執業藥師應有用武之地。
IP:118.123.2.★ 應從源頭根治食藥品問題。食品、藥品廠家都有技術人員,多是大學培養出的人才,進入廠家后,有關部門應進行監管,檔案跟蹤。如果發現技術人員勾結廠商,在食品藥品中添加違禁物質,盡早發現、盡早處理!
IP:223.87.1.★ 基層食品安全監督形同虛設,對發現的問題也得不到有力的打擊,食品安全令人萬分擔憂,國家應重視和加強基層食品安全的監督力量,成立像交通警察和森林公安一樣的食品公安,保障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
專家:如何破解食品藥品安全難題
當前,我國正處于食品藥品安全事件的“易發期”。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講師胡穎廉博士認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實現的快速發展相當于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才走完的歷程。因此,西方國家在不同時期漸次出現的食品藥品安全問題,在我國是集中、突出地暴露。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法副教授王貴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食品安全問題頻仍的首要原因是市場的扭曲,其次是政府監管的乏力甚至腐敗問題。市場的扭曲部分也是緣于政府的過度干預。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教授指出,在日本自殺率比較高的是農林水產大臣,因為一旦發生食品安全事故,農林水產大臣都必須首先承擔責任。喬新生認為,解決中國食品、藥品安全問題的根本辦法就在于強化食品藥品監督管理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而不是設置所謂的行政許可。
胡穎廉認為,經濟轉型和社會轉軌的背景下,我國食品藥品安全已超出了政府監管的范疇,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破解當前我國食品藥品難題的必由之路。
政策背景: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解決食品藥品安全問題高度重視,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我國基本建立了覆蓋藥品研制、生產、流通和使用全過程的安全監管體系,此外還成立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對食品藥品的管理。先后制定了《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設立了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開展了一系列食品安全專項治理和整頓。在藥品安全管理方面,制定了藥品管理法及其實施條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藥品注冊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
2012年以來,我國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2012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藥品安全“十二五”規劃》,從藥品標準、生產、流通、使用、監管等方面提出了未來5年藥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具體指標和任務。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尹力表示,“十二五”國家藥品安全規劃的總體目標是,經過5年努力,藥品標準和藥品質量大幅提高,藥品監管體系進一步完善,藥品研制、生產、流通秩序和使用行為進一步規范,藥品安全保障能力整體接近國際先進水平,藥品安全水平和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滿意度顯著提升。
2012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強調要堅持重典治亂,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使嚴懲重處成為食品安全治理常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違法違規活動的危害性和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對各類違法犯罪行為,堅持“嚴”字當頭,露頭就打、毫不手軟。
2012年6月,國務院印發《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全面推進法規標準、監測評估、檢驗檢測、過程控制、進出口食品監管、應急管理、協調機制、科技支撐、食品安全誠信、宣教培訓等10大體系建設,并針對其中的薄弱環節和急需解決的突出問題,著力抓好食品安全追溯系統和互聯互通信息平臺等9項重點建設任務。
2012年11月,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革和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
2013年1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召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全國食品藥品監管系統貫徹落實中央部署,不斷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引向深入,保證食品藥品和干部隊伍兩個安全。
2013年2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進一步加強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出臺,指出要全面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系統信息化建設,加快建立適應食品藥品監管工作需要的信息化體系,進一步提升食品藥品監管信息化能力和水平。 (記者 羅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