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對于奶粉安全
可以這樣做嗎
按常理來說,既然國人對奶粉“崇洋媚外”,要重建國產奶粉的信心,就必須采取與洋奶粉同等的標準甚至是更嚴的標準。你做得到嗎?
質檢部門和行業協會近年來對奶粉的抽檢力度強化了,但公眾依舊不敢相信,這或許與質檢信息的透明有關,比如新聞發言人說“99%奶粉是安全的”,其實大家更想知道不安全的1%奶粉在哪里。
此外,國際上很多國家都有十分嚴格的“懲罰性賠償制度”,使得食品生產企業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就可能面臨破產。而我國無論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的“雙倍賠償”,還是《食品安全法》中的“十倍賠償”,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懲罰效果。
最后就是制度問題。重建國產奶粉信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甩開膀子”的力度,人們期待國產奶粉能成為一個重塑社會信任的樣本。(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