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人員對大米中的鉛、鎘含量進行定量分析。
檢測人員正在檢測大米樣品中的鉛含量。本版攝影/實習生 翟超
前不久,一則“中國大米鉛含量超標60倍”的消息在網上風傳,引發熱議。
近日,記者跟隨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的檢測專家,對大米樣品鉛、鎘、鉻重金屬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北京市場上銷售的東北米、南方米、進口泰國米,均沒有發現鉛、鎘、鉻重金屬超標現象。
涉及樣品包括購自城區、郊區超市、批發市場的40余個大米樣本,涉及30個品牌。
多個國家地區大米都被指鉛超標
據報道,在上個月的美國化學學會年會上,美國蒙茅斯大學環境化學專家通埃薩伊博士發表了有關美國進口大米的研究報告,稱抽取進口到美國的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泰國、印度等地大米樣本,發現上述地區的大米含鉛量約為每公斤6至12毫克不等,均屬超標水平,其中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的大米含鉛量最高。
通埃薩伊稱,食用這些大米,鉛攝入量相當于美國FDA為兒童規定的暫定總耐受攝入量的30至60倍,成年人超出20到40倍。鉛攝入過量不僅影響兒童的智力發育,還會讓成年人缺鈣,患上高血壓和心臟病。
對此美國FDA則稱,將對該大學發布的進口大米鉛含量進行研究。此前,臺灣農業部門官員陳建斌曾表示,臺灣衛生部門每年抽驗市售包裝米162件,從未檢出鉛超標。
多數大米重金屬遠低于標準限值
記者從超市、市場隨機購買了部分大米樣本,跟隨北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的理化室檢測人員做了一組大米鉛、鎘、鉻重金屬的實驗。理化室主任姜潔表示,經測試大米上述3類重金屬均沒有超出國家標準,有的樣本甚至還低于精密儀器的檢出限值。
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負責人同時表示,按照市食品辦部署,監測到美國這條大米鉛超標的信息后,也對北京市場的大米進行了專項風險監測。
從城區、郊區的超市、批發市場抽取了42個大米樣本,涉及30個品牌,產地囊括東北、天津、湖南、廣東等,同樣涵蓋了鉛、鎘、鉻等重金屬測試,結果顯示42個大米重金屬均符合國家標準,不僅未超標,而且多數遠低于標準限值。
6種大米鉛含量遠低于標準限值
實驗目的:測試北京市場大米中的鉛、鎘、鉻重金屬是否超標。
實驗過程:檢測人員將大米樣本登記編號,貼上標簽,分別從每樣大米中取0.5克樣品進行檢測。將大米樣本進行微波消解約1個多小時,微波消解后的無色透明液體,轉移到樣品瓶中,定溶到50ml。然后對大米中的鉛、鎘含量進行定量分析。
實驗結果: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理化室主任姜潔稱,所檢測大米均無鉛、鎘、鉻重金屬超標現象,即使有的檢出微量,也均遠低于標準限量,對人體健康沒有影響。(具體數據見表格)
- 回應
國內大米標準不比國外低
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理化室主任姜潔介紹,通過查詢,美國并未制定大米的鉛含量限量;而國際食品法典標準(CAC)規定谷物糧食鉛為0.2mg/kg;歐盟標準谷物中的鉛限量也是0.2mg/kg,與我國鉛限量標準相同。而像鎘,CAC規定大米鎘限量為0.4mg/kg,我國和歐盟都是0.2mg/kg。“作為我國主要口糧,大米標準限定還是較為嚴格的。”
“從2007年起北京對大米展開重點風險監測。”市食品安全監控中心負責人表示,去年監測北京316個大米樣本,均未發現問題,一份大米要檢測近40個指標,除重金屬外,還有一系列農藥殘留檢驗。
- 買米小貼士
看、聞、摸、嘗
一看 先檢查大米包裝上是否有“QS”標志
二看 優質大米清白有光澤,半透明,大小均勻、少有碎米、爆腰(米粒上有裂紋)、腹白(米粒上乳白色不透明部分)
聞 哈一口熱氣后立即嗅氣味,優質大米有正常清香味
摸 新米光滑,有涼爽感;陳米色暗,有澀感;嚴重變質米易碎
嘗 優質大米微甜,無異味。(記者廖愛玲)
(新京報 廖愛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