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廣州華南生物科技研究院”、“亞洲青少年骨骼基因成長研究中心”等網站原來都是騙錢陷阱(詳情可登錄廣州市工商局官網http://www.gzaic.gov.cn/)。
6月下旬,羊城晚報聯(lián)合廣東省消委會等單位發(fā)起“2013年網購消費十大潛規(guī)則”征集活動,相關職能部門對此高度重視。其中針對網購保健食品的投訴問題,近日,廣州市工商局發(fā)布典型案例并指出:“目前,商家承諾無效退款卻不履行、普通食品宣稱有保健效用以及服用保健食品產生副作用已成為網購保健食品消費糾紛三大原因。”
據(jù)介紹,由于80%以上的被投訴網站實際經營者無法查找或不在廣州市管轄范圍內,職能部門難以施行規(guī)管手段,投訴的調解成功率偏低。此外,廣州市工商局還向社會公布了40個非法的食品銷售網站,“廣州華南生物科技研究院”、“亞洲青少年骨骼基因成長研究中心”等網站原來都是騙錢陷阱(詳情可登錄廣州市工商局官網http://www.gzaic.gov.cn/)。
網購減肥產品無效退款難
【典型案例】
2012年12月,消費者周小姐投訴稱,看到某網站的宣傳后,她撥打了網站電話訂購了價值1000多元的超級P57減肥產品,商家在電話中承諾:“服用后一定可減掉60斤體重,31天內無效可全額退款。”周小姐服用后并無效果,致電商家反映,電話中的“專業(yè)瘦身顧問”、“某教授”稱是其體質問題,讓其繼續(xù)購買其他產品配合,并再次承諾無效即全額退款。周小姐先后購買了6次,共花費21000多元,仍無任何效果,當她要求商家退款時卻遭拒。
【分析與警示】保健食品不得宣稱具備治療疾病等效果,更不能代替藥物,消費者應理性消費,不要輕易被迷惑。
網購平臺不在廣州維權難
【典型案例】
消費者陳小姐在交易平臺“×寶網”上購買了“左旋肉堿”,網店宣稱該產品能起到減肥的保健效果,陳小姐收到該商品后發(fā)現(xiàn)該商品沒有保健食品批號(俗稱“藍帽子”標識),僅為普通食品,遂撥打廣州市工商局12315咨詢應如何維權。
【分析與警示】經了解,由于該交易平臺類網站屬杭州市某企業(yè)經營的網站,涉事的網店標稱屬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按有關規(guī)定,陳小姐若認為購買過程中被網店誤導,只能向網店或平臺經營者提出退換貨、賠償?shù)纫螅蛘呦騼傻氐南嚓P部門進行投訴。
服用保健食品產生副作用
【典型案例】
市民李小姐通過廣州市某保健食品商城購買了減肥保健食品,服用后出現(xiàn)口干、便秘等輕微不適癥狀,她懷疑商品質量存在問題,于是提起了投訴。調解中,經營者出示了該商品的有關保健食品批件、產品抽檢合格報告等證據(jù),解釋稱輕微不適癥狀是服用保健食品后由于個人體質差異,身體未適應造成的,并自愿與李小姐協(xié)商,墊付費用將李小姐手中未開封的商品送檢,若經檢驗商品質量不合格,愿意承擔檢驗費。李小姐考慮后,提出將未開封的產品退貨退款的要求,經調解,商家同意退款,雙方達成和解。
【分析與警示】網站經營者實名經營是誠信經營的第一步,提醒廣大網購消費者購買前可通過查詢網站自我介紹、網站ICP備案資料等確認網站實際經營者與其宣傳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