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超市,娃哈哈格瓦斯和秋林格瓦斯被擺放在一起,形成了規模不小的格瓦斯家族。
娃哈哈秋林爆發“格瓦斯大戰” 并肩站上超市貨架 “口水戰”之后將是“渠道戰”
在夏季這個飲料行業傳統旺季,各大飲料企業在零售終端進行著激烈鏖戰。日前娃哈哈和秋林爆發的“口水戰”引發了消費者關注。業內人士指出,娃哈哈和秋林的“口水戰”,火了的是“格瓦斯”這個品類。而隨著秋林的快速鋪貨,雙方在渠道上的正面交鋒正越來越激烈。
誰是“山寨”?
“拜托‘娃’,山寨也要認真點,兌點麥芽汁也敢叫格瓦斯?加點蘋果汁也敢叫格瓦斯?套個琥珀色馬甲也敢叫格瓦斯?……格瓦斯不是啤兒,模仿,也請用心點!!!”發布在秋林公司新浪官方微博上的這條“公開指責”微博率先挑起了事端。
中國首富、娃哈哈集團創始人宗慶后親自出面回應了秋林的質疑。“誰都可以做格瓦斯,重要的是消費者認誰。”宗慶后表示,格瓦斯其實并非品牌名字,而是一種產品品類。對于競爭對手的挑釁,宗慶后毫不客氣地表示,在娃哈哈格瓦斯投入了大量廣告費用之后,市場才知道了這個品類,“秋林公司這種通過炒作方式貶低別人抬高自己的做法屬于惡性競爭。”
在業內人士看來,挑起與娃哈哈的“口水戰”不過是秋林獨特的營銷手段。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娃哈哈借助《我是歌手》等娛樂節目的強勢營銷讓全國消費者短時間內認識了格瓦斯,而秋林這個東北區域性龍頭品牌則憑借著“山寨之爭”進入到全國消費者的視線中。
渠道之爭
“口水戰”的余熱尚未退卻,雙方在渠道上開始了正面交鋒。記者走訪北京部分商超發現,秋林格瓦斯的鋪貨速度十分快,在各大商超,娃哈哈格瓦斯和秋林格瓦斯被擺放在一起,形成了規模不小的格瓦斯家族。不過在電商渠道,秋林仍然要慢半拍。
秋林格瓦斯飲料公司總經理仲繼冬對記者表示,早在2011年,秋林格瓦斯就已經開始實施進軍全國市場的計劃,北京是重點鋪貨地區之一。除此之外,為了擴大產能,秋林已于去年在天津開設工廠。
朱丹蓬對記者表示,秋林本來就想做大全國市場,正好借助了娃哈哈的東風。而娃哈哈的銷售渠道建設被業界稱道,這是秋林格瓦斯短期內所難以企及的,“娃哈哈每次推新品都對經銷商實行‘捆綁銷售’等硬性搭配方式,這也決定了娃哈哈每次新品銷量都不錯。”
銷量之爭
娃哈哈與秋林之爭帶火了“格瓦斯”這個品類。記者觀察到,在北京市場除了娃哈哈、秋林兩個品牌的格瓦斯外,還有得莫利、列巴鄉等品牌,而且售價各不相同。娃哈哈格瓦斯在眾多格瓦斯產品中售價最低,330ML售價為3元,而其他品牌格瓦斯售價均在4.5元以上。
業內人士指出,秋林和娃哈哈的爭斗,根本不在同一“重量級”。秋林格瓦斯去年銷售額約2億元,而娃哈哈格瓦斯今年廣告預算就達5億元,且今年上半年的銷售額已達10億元。
仲繼冬并不愿意透露秋林格瓦斯飲料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具體銷量,“我們營業額每年以500%的速度在增長。”朱丹蓬則指出,在娃哈哈強勢推進下,娃哈哈格瓦斯上半年的銷售額起碼能有五六億元。
晨報記者 陳瓊
(北京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