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企業在央視廣告招標中集體沉默,是預示著白酒行業步入寒冬,還是白酒行業廣告投放趨于理性?近日來關于這一話題眾說紛紜,面對各種各樣的猜疑,行業雖然沒有給出準確一致的答案,但在限制三公消費和高壓反腐的大背景下,眾多中低端產品或將主導市場的局面已不可避免。
沒有了高檔白酒高利潤的支撐,企業如何營銷?令不少酒企困惑的是,那些為傳統平面媒體和電視臺定制的耗資不菲的華麗廣告,放到新媒體的平臺上便消失的無影無蹤。相比較之下,隨著網絡新媒體發展而出現的文案式廣告和營銷活動,則引起廣泛關注。對于那些無力在央視投放巨資的眾多中低端品牌,越來越重視利用新媒體進行文化傳播和市場營銷。種種跡象表明,2013年已成為白酒企業利用新媒體進行營銷的規模化元年。
全國商報聯合會、中國商網-中國商報“尋找中國白酒故事”網絡征集暨采風活動,通過挖掘白酒故事等傳統酒文化關注白酒行業。對此,一些白酒企業給予高度評價,正如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加梁所說,“這個活動是前所未有的,講述白酒故事,提升白酒品牌,對酒企而言是好事情。”這次活動通過紙媒《中國商報》與各新聞網站良好互動,再經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最大化地宣傳白酒文化。
中國酒業協會有關專家評價說,通過現代化信息手段使傳統酒文化得到最大范圍的傳播,這是傳統媒體利用新技術弘揚中國白酒文化的一次很好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