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業的“黃金十年”在2012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沖擊下,過往牢不可破的地基開始出現裂縫,而隨后接連發生的國家限制“三公消費”、禁酒令、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等,則給了高端白酒當頭棒喝,價格大幅下滑,產品出現滯銷,白酒業“寒冬”隨即到來。
價格跌,產品滯銷
2013年,整個白酒行業被迫洗牌。
統計數據顯示,國內白酒產量在2012年已達到1150萬噸,營收達到4000億元,遠超“十二五”規劃中提到的2016年產能900萬噸,營收3500億元的規劃。白酒產能過剩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是,在白酒瘋狂飆進的時代,白酒業早已顯露的危險均被喜慶祥和的現狀掩蓋,以茅臺、五糧液(行情 股吧 買賣點)為首的一線白酒企業紛紛擴張產能,提高產品售價,并引領其他二線白酒企業也跟進向上走,中國白酒業似乎進入了一個不向上必被淘汰的怪圈。
與此同時,洋河股份(行情 股吧 買賣點)、瀘州老窖(行情 股吧 買賣點)、酒鬼酒(行情 股吧 買賣點)、沱牌舍得(行情 股吧 買賣點)、老白干酒(行情 股吧 買賣點)等酒企,也在高端酒的支撐下實現了大躍進式的增長。
不過,一切都在2013年發生了徹底的改變。
中央連續出臺的多項禁令和規定不僅讓奢侈品銷售迅速滑落,也讓之前欲將白酒打造成奢侈品的企業備受打擊。其中,尤以高端白酒的代表53度飛天茅臺和53度五糧液受到的沖擊最大。
經銷商和市場的嗅覺是最敏感的,在行業下行周期中,庫存高企的商家開始紛紛拋貨,此前市場終端售價曾高達2300多元/瓶的飛天茅臺一路下跌至900元/瓶左右,在今年中秋前后,白酒銷售旺季也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一度跌到了850元/瓶和650元/瓶左右。
為了突圍,幾乎所有白酒企業都將“腰部產品”視作未來的發力重點,而隨著一線酒企高端產品價格回落、服務下沉,給二線、三線酒企的產品銷售及生存帶來巨大壓力。
五糧液即加大了腰部產品戰略,推出五糧特曲精品、五糧特曲、五糧頭曲三款產品。雖然貴州茅臺(行情 股吧 買賣點)沒有推新品,但也對旗下產品醬酒、仁酒降價,價位定在399元和299元,在原來價位上降了一半。
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下滑擠壓了地方名酒和次高端酒企的產品,沱牌舍得、水井坊(行情 股吧 買賣點)的業績大幅下滑就是例證。
在武漢秋季糖酒會上,不少酒企紛紛推出中低價位產品來應對行業變局。包括瀘州老窖推出定價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之間的新品“瀘小二”,沱牌舍得推出價格在100元~300元之間的曲酒系列產品。
但是,當大家都在推腰部產品時,酒企們又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需要從招商、品牌推廣、市場服務等各個環節從頭開始做,競爭也必然更加激烈,從目前來看,一切都是未知數。
業外資本入侵
數據統計顯示,2012年,14家白酒企業實現營業總收入1054.6億元,平均增長率為37.0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合計382.65億元,平均增長率為57.83%;2013年三季度,白酒企業的增幅則出現了較大的分化,僅有貴州茅臺、青稞酒和伊力特(行情 股吧 買賣點)3家企業的凈利潤同比增長,而其余10家企業的凈利潤出現下滑。統計顯示,14家酒企2013年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784.3億元,同比下降10.6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9.58億元,同比下降48.92%;其中,酒鬼酒、沱牌舍得和水井坊的降幅最大,凈利潤同比下降95.56%、97.06%和89.10%。
截至12月17日,14家白酒企業的總市值僅為3382.45億元,相比年初的5872.8億元總市值,已經蒸發2490.35億元,蒸發逾四成。
或許正是看到了白酒業進入調整期,投資機會來臨,今年以來,也發生了多起業外資本入侵白酒業的大事件。
9月28日,天津榮程集團與瀘州市合江縣政府正式簽署10萬噸白酒基地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約120億元;10月13日,瀘州老窖集團與臺灣統一集團旗下世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投資在瀘州建立清香型白酒釀造基地,初步規劃年產清香型白酒4萬噸,預計總投資額將達30億元;10月23日,中國平安(行情 股吧 買賣點)集團與宜賓紅樓夢酒業正式簽署協議并達成戰略合作,平安集團投資共計5億元,幫助紅樓夢酒業在品牌、渠道建設及技改等方面進行改造;11月5日,娃哈哈集團與貴州省仁懷市政府簽訂白酒戰略投資協議,入駐仁懷市白酒工業園區,一期投資額或高達150億元;11月30日,大元股份(行情 股吧 買賣點)發布重大事項進展,擬收購湖南瀏陽河酒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12月17日,茅臺集團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近日,集團對習酒公司戰略投資者調整投資額進行了確認,一位接近上述交易的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稱,中糧農業產業基金和中糧信托參與了此次對習酒的投資,中糧集團將成為習酒的第二大股東。
實際上,白酒業一直都是資本涉獵的重點。此前,已有維維股份(行情 股吧 買賣點)、聯想控股先后介入白酒業,聯想控股旗下的豐聯酒業更是連續收購了武陵酒業、板城燒鍋、孔府家酒和安徽文王酒業4家地方白酒廠商。
不過,維維股份在白酒領域進進出出,而并購發揮出超速度的豐聯集團正面臨著整合的大考,旗下子品牌板城燒、文王的銷售及市場占有率均呈現下滑態勢,加上對孔府家的整合不力,暴露出豐聯集團的整合初戰并不順利。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業外資本對白酒行業的預判性依然不足,目前并購不是最好的時期。同時,白酒行業進入調整期,企業需要從管理、營銷、品牌打造等各方面進行提升,如果外界資本僅僅重在資本進入,而忽視在先進管理技術等方面與白酒企業融合的話,這樣的并購意義不大。
2013年白酒業大事記
● 1~2月 春節白酒銷售旺季遭重挫,受到2012年年底中央軍委出臺“禁酒令”、中央“八項規定”、“六項禁令”的沖擊,中高端白酒銷售遇挫,銷量大跌。
● 4月15日 針對酒類行業酒精門事件,塑化劑事件,少數企業采用酒精、香精加水勾兌冒充糧食蒸餾酒事件,商務部2013年21號公告頒布了《酒類行業流通服務規范》,于今年11月1日在全國實施。規定了酒類流通的術語和定義,界定了酒類流通的范圍和流程,提出了銷售全過程的質量控制重點,對宣傳推介以及服務規范提出了要求,對規范酒類行業的流通服務具有積極意義。
● 9月 今年中秋前后,白酒銷售旺季卻出現旺季不旺的現象,茅臺和五糧液(15.32, 0.06, 0.39%)的價格一度跌到了850元/瓶和650元/瓶左右。
● 9月28日 天津榮程集團與瀘州市合江縣政府正式簽署10萬噸白酒基地項目投資協議,總投資約120億元。
● 10月13日 瀘州老窖(19.96, 0.18, 0.91%)集團與臺灣統一集團旗下世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投資在瀘州建立清香型白酒釀造基地,初步規劃年產清香型白酒4萬噸,預計總投資額將達30億元。
● 10月23日 中國平安[微博](40.10, 0.58, 1.47%)集團與宜賓紅樓夢酒業正式簽署協議并達成戰略合作,平安集團投資共計5億元,幫助紅樓夢酒業在品牌、渠道建設及技改等方面進行改造。
● 11月5日 娃哈哈集團與貴州省仁懷市政府簽訂白酒戰略投資協議,入駐仁懷市白酒工業園區,一期投資額或高達150億元。
● 11月28日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白酒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白酒生產企業應嚴格依照法律法規、食品安全標準和生產許可條件組織生產,切實控制白酒中塑化劑污染,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白酒,嚴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加強白酒出廠檢驗,嚴格規范白酒標簽,建立質量安全授權人制度等7個方面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從源頭保障白酒質量安全。
● 11月30日 大元股份(9.45, 0.00, 0.00%)發布重大事項進展,擬收購湖南瀏陽河酒業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資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