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帝國擴張策略:基礎、攘外和安內
2012-12-23 09:03 IT商業新聞網  
隨著微信用戶數將跨越3億大關,海量數據的吞吐量不斷突破新高,用戶已能感受到微信在一些功能使用上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網絡連接不穩定、語音圖文信息丟失、耗電量增多等等。 一、基礎
長期以來,張小龍在騰訊內外、上上下下的多個場合都在表達同一個觀點:他將會把重心放在微信產品的打磨上,提供穩定、可靠和安全的服務是第一要務。
這一論調,很多時候被外界視為張小龍應對公司政治、刻意低調的韜光養晦策略。
但實際上,隨著微信用戶數將跨越3億大關,海量數據的吞吐量不斷突破新高,用戶已能感受到微信在一些功能使用上的問題,包括但不限于網絡連接不穩定、語音圖文信息丟失、耗電量增多等等。
這些都是致命的威脅,需要微信的研發團隊誠惶誠恐、心存敬畏和兢兢業業的在技術、產品與運行方面進一步高度重視和加大投入。在微信帝國初建階段,心無旁騖的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才是王道。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張小龍所言完全不虛。在中國乃至全世界移動互聯網發展的歷史上,還沒有太多處理類似問題的經驗可供借鑒與學習。這已經不是微創新的階段,更不是某個體驗酷不酷和炫不炫的問題,而是行不行靈不靈的生死問題,需要一種高處不勝寒和矯枉過正的敬畏之心來面對。
二、攘外
在weixin.fm的系列文章中已經指出,移動互聯網世界終將被分為微信與非微信兩極。目前幾乎所有的新舊勢力都在以極速向微信靠攏,在形勢比人強的觀念影響下,這種爭先恐后的情形給微信帶來了系列的Happy Problem,稍有不慎就會讓正在經歷建國大業過程的微信帝國功虧一簣。
在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高層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公開表態以及馬化騰近期榮辱不驚的沉著回應,并伴隨黨和國家領導人蒞臨指導和視察的定調之后,微信“攘外‘’的后顧之憂已基本解決。無論是否能獲得運營商牌照,相信微信今后都將能安心的在市場經濟規則里,與體制內的對手們竟合。
與上述好消息相左的是,包括百度、阿里巴巴、新浪微博、360、人人、陌陌、米聊等在內的公司或產品并不甘于被編入“非微信”班,一直在尋找著可以與微信對抗的方法和手段,合縱連橫的故事此起彼伏的仍在上演著。但恰如秦國一統天下的故事一樣,目前尚看不出螳臂擋車的任何可能性。
三、安內
騰訊在PC上的開放平臺,除了Qzone取得了些許成績外,諸如拍拍、Soso、朋友、Qplus等的形式遠大于實質。
但如果你想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來鼓勵這些部門的話,那么,作為兄弟部門的互娛部門只要把自己的數據裙子撩一個角就能把大家全部噎死。
與所有大的互聯網公司一樣,騰訊內各部門拼搶資源也不是什么秘密,中間的種種齷齪之事和人性之惡,不敘也罷。
但從目前的蛛絲馬跡看來,PC端的這一幕竟有在手機端重復上演之勢,利益爭奪原本也沒什么,可若因之影響了微信帝國統一移動互聯網的歷史進程,那就會變成千古罪人招后人唾棄了。
金種子創投主投的是基于微信公眾賬號的應用開放平臺項目,但也一直堅信并期待微信最終能將數據和關系開放出來。
如果說應用開放平臺能建設微信上的生態圈,那么,數據開放平臺則能讓微信和全世界的移動產品共建生態圈。后者空間的縱深開闊度更具想象。
如前文所述,張小龍的首要任務是基礎設施,在兩大開放平臺的建設中,更多采取了謹慎實驗摸著石頭過河的策略。但騰訊其他部門的想法就不一樣了,他們會打著商業模式探索的旗號把手伸進來,這種情況下張小龍的底線會是什么呢?總舵主馬化騰又會如何平衡呢?
創業者和投資者不用關心開放平臺由誰主導,但卻必須關心開放平臺是否真開放的問題。
比如游戲業務,是最適合通過數據開放平臺接入微信的,也是最有可能讓微信從成本中心變成利潤中心的,不論是微信部門主導開放,還是由互娛部門主導自用,其舉措將可窺豹一斑。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買家拒收貨遭淘寶店家威脅 呼死你濫用或違法
- 2網絡信息需要“安全流動”
- 3《泰囧》“最美人妖”Rose走紅網絡
- 4“世界末日”成熱門話題
- 5天貓買到假手機賣家失蹤 客服否認工信部鑒定
- 6武漢“豆漿西施”清純程度不亞于“奶茶妹妹”
- 7“雙十二”網購狂潮明來襲 淘寶者多留個心眼
- 8國家郵政局要求排查快遞電商可疑環節
- 9快遞公司泄露用戶信息最高罰3萬
- 10寬帶接入與上網體驗測速方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