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野心和對市場的了解
2010年京東商城的銷售額是102億,2011年銷售額接近300億,京東連續7年保持200%的增長。更可怕的是淘寶系,2012年雙十一促銷下,1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剛剛宣布,其雙十一促銷的支付寶總銷售額191億,同比增260%,其中天貓為132億,淘寶為59億。
可以比較的是,2010年的交易額為30億元,2011年亞馬遜中國的交易額為60億元,目前位列中國B2C市場第三的位置。
原亞馬遜中國音樂影視產品總監虞文震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亞馬遜對現在的地位不滿,但缺乏真正的了解,目前就是用力的角度不對,太相信其他站點成功的經驗,認識不到中國的特殊性,也就是說只盯著一些事倍功半的事情。
“亞馬遜缺的是對中國市場的理解,缺的是雄心和斗志。”虞文震說。
這樣一種沒有“野心”的發展換來的是亞馬遜的穩定性和可控性。黃朗陽說,亞馬遜沒有掉隊,2005年剛收購的時候,當當是最大的,后來是紅孩子,之后是京東,第一名變了三次,亞馬遜一直在第二、第三名。
“電商可能在用價格戰來爭取更多的用戶,重點是燒錢之后能不能把客戶留住,變成他們的長期價值。當當已經出局了,五年之內可能倒閉。”黃朗陽說。
亞馬遜中國的前身是卓越網,卓越網是中國第一批電子商務網站,成立于2000年,創辦人是如今炙手可熱的天使投資人雷軍。2004年,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收購卓越網。此后,卓越網即改名卓越亞馬遜,2011年10月又改名為亞馬遜中國。
亞馬遜前高管曾這樣表述過亞馬遜的中國定位,亞馬遜在中國是長跑策略,先跟跑,最后沖刺。不做第一,但不能在前三強之外。
現在論成敗的確為時過早,畢竟電商生命力依然旺盛。李成東表示,亞馬遜是個像彈簧一樣的對手,你看不到它會出局,并且亞馬遜中國也是亞馬遜全球的一部分。
“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比拼耐力和爆發力都很重要,這兩者有機結合得好的公司才有遠景。”虞文震說,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比較看好蘇寧。因為蘇寧有品牌和大企業底蘊,有強大的供應商資源,有現成的大中城市物流配送網絡。它要解決的是地面與線上的關系和急招有經驗的B2C人才。
跟對手比起來,亞馬遜從來不缺耐力,它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長跑者,但這個“長跑者”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表現出應有的爆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