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推手:
顧名思義就是通過網絡幫助企業和個人推廣自己品牌的人。他們利用網絡這個平臺,讓企業和個人的品牌得到傳播。一方面他們可以為有負面或過期信息的企業和個人提供信息覆蓋的業務;另一方面,他們也可以為默默無聞的企業和個人提供傳播信息的服務。同時,對于企業的網站也能實現優化,讓其在百度和谷歌的搜索排名靠前。
網絡推手不僅是網絡技術活,更是服務活,他們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真正理解用戶需求,從而制定完美的網絡推廣營銷策略;二是真正理解互聯網的傳播規律;三是要學會調用廣大網民的力量。
幫企業恢復名譽 報酬達到五位數
2008年5月,重慶一家著名保健品企業找到李菁。原來,這家企業的昆明經銷商卷款跑了,當地媒體予以曝光。這起本來與廠家關系不大的事件,卻損害了企業品牌。“當時網上的負面消息鋪天蓋地。這家企業在全國市場開始萎縮。”
李菁首先仔細查看了該企業的資質,然后與團隊商量后,采取了以退為進的方式,“讓企業先承認是自己篩選經銷商不善,同意退換貨,并發表律師聲明,追究經銷商的法律責任。”
這篇經過精心策劃的聲明,隨后登上各大網站論壇。李菁的團隊以用戶身份,發表了一些使用體驗,除了文字圖片外,還使用了視頻,“不斷跟帖,力頂這段聲明在各個論壇都位居首頁。”
就這樣,一段時間后,只要網上搜索這家企業,都是以這篇聲明為主。以前那些負面消息,已經全部被覆蓋了。三個月后,市場重新對這家企業品牌樹立了信心。“不方便說到底支付了多少報酬,只能告訴你上了5位數。”李菁坦言。
李菁(左)和團隊在一起討論方案。
近年來,從備受爭議的“芙蓉姐姐”到清純的“天仙妹妹”,從“封殺王老吉”到“賈君鵬,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每一個炙手可熱的網絡事件背后,幕后網絡推手的身影也若隱若現。隨著網民力量的逐漸強勢,網絡推手或將成為一個引導網絡輿情的中堅力量,盡管這里面夾雜著道德、法律等枷鎖,以及諸多難以控制的因素。
2009年8月29日,央視二套《新聞關注》推出一期專題《網絡推手:網上輿論的操盤手》。重慶女孩李菁對央視說:“百度上搜不到你的名字,新的產品大家沒有聽說過,這個時候怎么辦,我可以幫助你。”一群80后年輕人,懷揣十八般武藝,逐漸褪去網絡推手的江湖氣息,投身網絡輿論,而且更喜歡人們稱呼他們為“網絡公關”。
幫人刪帖發現商機
9月16日晚,剛從北京歸來的李菁出現在記者面前。說起自己成為網絡推手的經歷,李菁竟有些不好意思。
2002年,李菁大學畢業后在北京一家廣告公司上班。2006年的一天,鄰居大爺找上門來,請李菁幫忙刪除網上的帖子。原來,這名大爺此前請人在網上發帖出租房屋,現在房子租出去了,還不斷有人打電話,給老人生活帶來困擾。
李菁很快找到發布信息的網站,請求對方刪除了租房信息。大爺非常感動,送上百元紅包以示感謝。不久,更多的鄰居找上門來要求刪除網上過期信息,李菁感覺這里面蘊藏著巨大商機。于是,李菁嘗試性的開始接一些刪帖的活。不少企業也找到她,目的是想請她幫忙掩蓋過去的負面信息。李菁的刪帖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跟網站聯系,請網站方刪除;二是自己注冊馬甲在帖子后面說明帖子上的信息已經過期。如果某個帖子刪除不了,就寫更多的帖子去說那個帖子上的信息不對,如此這般,新的信息就掩蓋了過去的信息。
幫人刪帖是很初級的階段,但成為李菁事業的起步。
是興趣而不是工作
2008年,單打獨斗了幾年后,李菁在重慶遇到了好友槍槍。此時的槍槍在一家網站做運營,也是一位資深的網絡營銷師。兩人一拍即合,成立字派傳媒。之后,他們又網羅了一批80后年輕人,他們全都熱衷創意,動手能力極強。
李菁稱,除了睡覺,團隊成員90%的時間在說話,更準確的說是在溝通。當然,為了一個好的創意,整個團隊可以連續通宵研究修改策劃,“這是我們的興趣而不是工作,工作容易讓人衰老枯竭,而興趣是讓我們超越以往的經驗、爆發能量,持續往前走!”
此外,團隊還有一大幫兼職的朋友,他們或是某些著名網站或論壇的版主,或是某些行業的網絡輿情引導者。
請叫我們網絡公關
“我們跟以前的網絡推手不同,嚴格意義上講,我們應該是網路公關。”槍槍稱,他與“浪哥”等網絡推手在北京見過面,有過短暫的接觸,“很純粹的江湖人士,很粗獷的一個人。”
槍槍表示,之前的網絡推手大部分是70后,他們對網絡的依賴和熟悉程度不高,幾乎以單打獨斗為主。策劃的網絡事件,也是以捧紅某個人為目的。而新興的網絡公關,則更加商業化。能夠通過各種渠道,各種辦法,完成目標客戶群希望達到的目地。“就像公關一樣,周旋各方之間,權衡各方利益。”槍槍說,以前的網絡推手曝光率很高,“推別人的同時也在推自己。”而他們卻很樂意在沸沸揚揚的事件背后,享受成功帶來的孤獨快感。
李菁稱,要想持續經營這個團隊,必須把握兩點:1.輿論決定人氣。網絡輿論是被放大了的民意,因此要在網絡中找到根基,就必須符合網民的利益。 2.適度興奮+有力控制。什么在網絡容易傳播?有創意或者有爭議是網民最愛,但是客戶誰都不愿意承擔負面消息所帶來的不可控輿論,保證不失控才是一個優良團隊的實力證明。
“網絡推手其實也是一個資源駕馭的工作,我們常說的話題熱不熱主要看我們想不想做熱,和在適當的時候做熱———各種表現方式的運用,各種表達匯聚起來就是一股力量,可以策略地讓輿論掉轉方向,可以讓輿論從冷到熱再適度降溫等待新的事件引爆,可以掌握人們關注度和關注節奏。”李菁稱,網絡公關絕對是一個體現策劃智慧的工作,非常刺激而有挑戰性。
“隱匿廣告主,隱匿發布形式、挑動民意”的網絡推手,在利益誘惑下,從最初的個人策劃演變為今天的職業操盤。在百度競價排名屢遭質疑的背景下,網絡推手也同樣面臨著發布虛假信息、惡意詆毀對手等法律、道德的追問。
記者調查發現,新聞網頁、貼吧、網站論壇、博客、QQ群、聊天室、網絡視頻,已成為網絡推手必用的“七種武器”。
網絡推手成職業
“網絡炒作的不菲回報,已經讓網絡推手成為一種有利可圖的職業。”曾捧紅“流氓燕”、“芙蓉姐姐”等人的職業網絡推手陳墨說,中國現在的網絡推手至少有數萬人。他們成為一支活躍在互聯網背后的隱形大軍,關于他們的社會責任、營銷策略、法律底線的爭論,一直在持續,“職業化的網絡推手急需規范”。
“平面媒體發布廣告我們可以從形式上將其同新聞區別,其廣告內容受到工商的嚴格監管,在網絡上我們卻難以分辨。”一位網友說,網絡上無處不在的網絡推手,隱匿身份、以超常規的營銷方式進行推廣,在快速取得營銷效果的同時,如果不能保證其推廣內容的真實性、客觀性,必然會傷及受眾,最終受到傷害的將是這個剛剛起步的行業本身。
“藏在暗處操縱民意以達到營銷的目的,哪怕其內容句句是真,也不像是掙的陽光下的利潤,更何況因為無需亮明身份,重利當頭,誰又能自律到對內容的真實性負責呢?”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也是網絡推手這一灰色產業鏈備受質疑的核心原因。
為此,一位法律界人士指出,“做網絡推手,必須恪守法律底線。”
行業混亂需規范
李菁認為,目前網絡推手這個行業非常混亂。主要表現在很難了解某個事件背后的真相———是被夸大了,還是被顛倒是非了。而且客戶的需求是否基于網民利益和民心,客戶如果不規范自律,后果會很嚴重。因此,李菁和槍槍時刻提醒自己,網絡最大的規則是民意,“我們必須擔當這種網絡道義,為捍衛網絡健康生態,不斷前行……”
另外,目前對網絡推手存在諸多爭議,比如他們是否會為一些有劣跡的個人或企業在網絡上“漂白”,或者“推手”會不會變成“ 打手”。李菁說,團隊堅持兩個原則:1.確實存在問題的企業和個人給再多的錢也不做。比如某老板,3年前因為詐騙被媒體曝光,現在網絡上有很多關于此事的信息,他找到李菁希望通過她們覆蓋以前的負面信息,結果被拒。2.當網絡打手也只做伸張正義的事情。李菁并不否認之前當過網絡打手,發布了很多打擊別人的內容。但打擊的都是些確實有問題的人和企業,“我們只不過順應了網絡民意。”
樹立正確法律意識
聲音:
長期關注互聯網發展的河北律師王哲認為,網站的管理者和那些網絡推手,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法律意識,否則,一味追求點擊率和不顧底線的追逐利益,很容易在無意識中觸犯法律。很多企業網絡推手在推一個產品時,總會有意無意采取一定的方式來打擊對手,甚至放大對手產品的瑕疵,這就會侵害對方的一些合法權益,甚至會招來侵權官司。
網絡營銷亟待規范
中國策劃研究院河北分院院長江華表示,網絡營銷比傳統公關的操作空間更大、手段更豐富、效果更易于統計。網絡推手的出現對草根階層成名具有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推動作用。但網絡推手也同樣因為某些惡劣行徑,在污染網絡甚至是挑戰網民的道德底線,這些行為必然會傷及網絡推廣自身的生命力。
“現在需要成立行業協會來規范,確定行業規則,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網絡推手阿任說,希望能夠有一個行業性的自律組織,使網絡推手這個行業進入良性循環,并希望能夠職業化。王尚
經典案例:
艾晴晴
時間:2007年10月
杭州超女王曉光以“艾晴晴”為名,欲在現實中制造“別針換別墅”的美麗童話。在之后的100天里,她用別針成功交換了16次,最后換到了廣州美美音像有限公司的簽約協議書。其間,艾晴晴的“表姐”幫她拍攝了照片,并上傳到各個網站,引來50萬網友的點擊。
幕后推手:立二
幕后策劃人立二透露,他是天仙妹妹策劃團隊成員之一,曾策劃了“別針換別墅”以及“封殺王老吉”、艾晴晴(網絡紅人)、吉他女孩、白衣妹妹等案例,自稱為網絡推手的“鼻祖”。其透露,在與王曉光接觸后,雙方達成合作意向,以打造“交換MM”的形象使王曉光走紅,并進軍歌壇。但事后,兩人鬧掰了,立二選擇講出真相,“如果交換事件是一個直播劇的話,我就是制片人與執行導演。”
芙蓉姐姐
時間:2004年
芙蓉姐姐成名于校園網,躥紅于論壇。而當時陳墨發現后對其進行包裝,影響逐漸由高校BBS擴展到廣大傳媒,芙蓉姐姐連續3年笑傲搜索網站風云榜冠軍,更是被各大媒體稱為“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幕后推手:陳墨
網絡推手陳墨出身更加正統,他曾經擔任網站總監、論壇版主,芙蓉姐姐和二月丫頭都出自他手,被網友們稱為“網絡炒作教父”。
天仙妹妹
時間:2005年
2005年8月,某網站的汽車論壇上出現了名為《單車川藏自駕游:驚見天仙mm!》的帖子。發帖人以文配圖的形式發布了一組羌族少女的生活照,并寫滿贊美之詞。獲得上萬次的點擊率后,此帖被轉載至各大熱門網站,僅一個月的時間,“天仙妹妹”就從網絡紅到現實。
幕后推手:浪兄
“天仙妹妹”成名后,就與“浪跡天涯何處家”正式簽約,開始代言電信、游戲、網站等廣告,參與電視、電影的演出和各種公眾活動的“走秀”,儼然一副明星的架勢。浪兄此時搖身一變成了天仙妹妹的經紀人。僅一年多的時間,天仙妹妹實現的合同經濟收入達200多萬元。
入行條件:
1.從事網絡推手首先要有基本網絡知識,最好是經常在論壇上混,有一定的號召力。
2.要形成一個團隊,因為一個推廣活動一個人是無法實現的。
3.網絡推廣最重要的是要有策劃新聞事件,推動事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