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是“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行動起來,促進精神健康”。昨天,衛生部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在會上表示,網癮不能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我國目前也并未批準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專門治療網癮。
網癮不能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診斷標準
孔靈芝表示,目前國際和都沒有明確地將上網的所謂網癮作為獨立的精神障礙的診斷標準。對于網癮,我國現在也在研究之中,沒有把它作為精神障礙的特有診斷。
針對前一段時間電擊治療網癮的問題,孔靈芝表示,據了解,那些機構并不是一個醫療機構,應該本著誰審批、誰監管的原則,由工商部門注冊的,應該由工商部門進行管理。如果涉及非法營業或對青少年的人身攻擊和傷害,就應按照有關條款進行管理,如果涉及了擴大宣傳等問題,應該按照廣告法或者其他的法律進行管理。
并未批準任何一家醫療機構專門治療網癮
孔靈芝說,我國的網癮跟其他國家比,有自身的特點,國外是成人多,我國是青少年多。另外,我國的特點是以游戲為主,這在程度上不能跟其他國家做橫向的比較。
目前衛生部并沒有批準哪一家醫療機構專門治療網癮。孔靈芝說,臨床機構的治療過程當中,包括中科院心理所的治療,都是對癥治療,有哪些反映出來的精神障礙的特點,進行對癥治療。
并非1.6億都是精神病人
關于網上所謂的1.6億人的精神障礙的問題,孔靈芝解釋,精神障礙可以分成三大類,一大類是重癥的精神障礙,還有一種是一般的精神障礙,另外還有心理問題。重癥的精神障礙,像精神分裂癥等,發病率在1%左右,大概1600萬,這種精神障礙,根據專家目前的研究發現,發病率是不受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和家庭的貧富差距、生活的環境影響,相對來講,1%的患病率,國際一般都在這樣的水平。
其他一些是一般的精神障礙和常見的心理問題。一般的精神障礙,包括焦慮,并不是說我國有1.6億的精神病人或瘋子,“常見的心理問題,其實一生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有的可能是過渡性的,有一些是階段性的,不是1.6億都是有暴力傾向的人。”她說。
網癮·調查 缺少父愛的男孩更易染網癮
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公布了心理健康促進研究中心和中國青少年社會服務中心共同進行的上網調查。調查對象確定為初中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的在校學生,取樣范圍覆蓋了北京、廣東等9省市的普通學校和重點學校,發放問卷15000份。調查顯示,缺少父愛的孩子更易產生網癮。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高文斌副研究員說,大部分網絡使用過度的青少年身上,都存在單一價值取向的問題。當一個青少年在學校里的成績或者其他方面的表現不能得到充分認可的時候,很多人就選擇通過互聯網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父親功能不足或者缺失,是導致青少年沉溺網絡的重要原因之一。網絡成癮人群當中,男孩子占的比例比較大,這些家庭共同的特點是父親起到的教育作用太少。男孩子應該從父親身上學會什么叫控制,什么叫自我激勵,而不是外部的控制和外部的激勵。如果家里有個稱職的父親,孩子網癮的幾率會降低。
此外,目前青少年同伴關系的缺少也是造成網癮的重要原因。許多青少年更多地通過網絡游戲,甚至是戰斗式的網絡游戲來獲得同伴。
網癮·通報 衛生部叫停電擊治療網癮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山東臨沂市精神病醫院醫生楊永信網癮治療中心,利用電擊治療網癮。
對此,衛生部向山東省衛生廳發出通知稱,近來,該省臨沂市精神病醫院開展的“醒腦電擊治療網癮法”受到關注。衛生部組織專家研究和論證了相關問題,專家一致認為,電刺激治網癮技術的安全性、有效性尚不確切,外并無相關臨床研究和循證醫學依據,暫不宜應用于臨床。
因此,衛生部要求山東省衛生廳停止轄區內電刺激治療網癮技術的臨床應用。若開展科學研究,應按規定申報,經批準后,須尊重受試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不得收取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