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凌晨消息 搜狐騰訊因旗下拼音輸入法互相提起不正當競爭訴訟,均向對方索賠2000萬元。其中搜狗訴騰訊拼音輸入法侵權案今日9時將在北京二中院公開審理,騰訊起訴搜狗拼音輸入法不正當競爭案也北京一中院受理。
今年3月騰訊、搜狗在推出新版拼音輸入法軟件中,均增加了一項可屏蔽同類軟件的新功能,在業界引發爭議。在經歷一番媒體爭論后,搜狗將騰訊告上法庭,并于6月獲得北京二中院受理,今日將首次公開庭審。
搜狐在訴狀中稱擁有搜狗拼音輸入法軟件自主知識產權,字2007年以來騰訊提供QQ拼音輸入法破壞搜狗拼音輸入法服務,并對搜狗實施不正當競爭,因此請求法院判令騰訊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并索賠2000萬元及為案件支出費用51.1萬元。
騰訊同樣不甘示弱,據消息人士透露,騰訊已向北京一中院提起訴訟,認為搜狗在開發、運營搜狗拼音輸入法過程中實施多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嚴重損害騰訊用戶利益。
與此同時,騰訊同時訴稱搜狗在其網站上宣稱“搜狗拼音輸入法是當前網上最流行的、用戶好評率最高、功能最強大的拼音輸入法”等,以此抬高自己、貶損他人,虛構競爭優勢。
騰訊稱,搜狗采取破壞性技術手段阻止用戶使用QQ拼音輸入法,限制了QQ拼音輸入法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其行為違反了基本的商業道德和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不正當競爭。因此騰訊要求法院判令搜狗停止虛假宣傳行為、修改搜狗拼音輸入法軟件設置,并向搜狗索賠2000萬元。
目前搜狗、騰訊均未對上述訴訟進行公開表態。互聯網資深律師胡鋼此前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曾表示,從用戶角度來說,軟件有向用戶充分告知新功能的義務,如果軟件存在模糊提示的做法可能打了法律擦邊球,而在同行角度,如果軟件方確實存在未充分告知的情況導致用戶進行了選擇,那就侵犯到了其他軟件提供商的利益,可能涉及到不正當競爭。
胡鋼律師補充指出,現在的大型公司都有設有專門的政策以及法務部門,相信會對產品功能進行相應的把關。他認為,除了法律風險,企業在推廣新產品時還需顧及品牌美譽度,應從長遠發展考慮,兼顧社會責任感等多方利益,別做得不償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