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靡網絡 復旦校史上最火爆講座 今年3月,邁克爾·桑德爾來到復旦大學演講。主辦方對于這次講座的受歡迎程度顯然估計不足,只可容納100多人的報告廳最終擠進了300多人,而更多的人則在報告廳外的大堂里觀看電視屏幕直播?峙逻B桑德爾本人也沒有想到,這場講座后來被稱作“復旦校史上最火爆的一場講座”。 這股突如其來的熱潮,源自這門名為“公正(justice)”的課程在互聯網上的廣泛流傳。30年來,“公正”始終是哈佛最受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創下了哈佛有史以來累計學生人數和單學段參與人數(2007年秋季1115名學生參與)最多的紀錄。
邁克爾·桑德爾在講授“公正”
而如今,無需遠渡重洋,無需嚴苛的考試,無需高昂的學費,只要坐在家中輕點鼠標,便可和大洋彼岸的哈佛學子共同學習這門精彩的課程。
突然走紅的并非只有桑德爾。哈佛大學、耶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英美頂級高校都已紛紛將部分精品課程在互聯網上公開發布,和全世界的知識愛好者共同分享。
“如果你是一輛有軌電車的司機,現在電車的剎車失靈了,而鐵軌末端有五個人在工作,正當你感到無助的時候,你突然發現另一根鐵軌的盡頭,只有一個人在那里工作,你可以讓電車轉向,撞死一個工人卻因此救了另外五個人……現在我們該怎么做才對?”
“公正”這門課程便是以這樣一個提問開始。當學生們做出選擇后,邁克爾·桑德爾會邀請幾名觀點不同的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新的講授內容。這種交流互動,貫穿于整個課程,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
而耶魯大學教授謝利·卡根的“哲學:死亡”一課也讓中國的網友們頗感新鮮。“我對這門課產生興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中國的老師會盤著腿坐在講桌上大談哲學,真是酷斃了。”北京師范大學的楊青這樣告訴記者。
在楊青看來,海外名校開放課之所以風靡網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顛覆了國內大學生所習慣的老師唱獨角戲的教學方式,令人耳目一新。“這些課程最大的特點在于老師從不會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只是進行巧妙的引導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自行判斷什么是合理的。而我們平時經常是‘被上課’,老師講,我們記,完全是一個單向灌輸的過程。”
-中文字幕
推動知識傳播共享
事實上,對于很多英美大學來說,開放課程早已不是新鮮事,早在上世紀90年代,麻省理工學院就將大量課程資料放在互聯網上,期望全世界的學習者能夠公開、自由地分享知識與交流思想,并從中獲益。
但由于語言障礙問題,在很長一段時期內,這些精品課程在中國乏人問津。而近期井噴式的突然流行,則是由于許多課程都被配上了中文字幕。但這并非課程發布方的官方行為,而是源于國內一些愛好者的志愿免費翻譯。
今年年初,YYeTs(人人影視字幕組)等國內知名字幕組開始著手翻譯這些名校開放課。耶魯大學教授謝利·卡根的“哲學:死亡”是他們翻譯的第一門課程。在這項工作的初始階段,YYeTs字幕組的很多成員并未意識到這門看起來略顯深奧難懂的課程會受到后來的熱捧——之所以翻譯它,起初只是為了作為美劇淡季時的一種調劑。
然而出乎字幕組的意料,帶有中文字幕的視頻上傳之后,網友跟帖一片叫好,“幾百樓的回復,全部都是支持叫好,有些同學都感激得不知道怎么用文字表達了。”YYeTs字幕組對外聯絡專員Cean告訴筆者。
視頻隨后在互聯網上迅速地傳播開來。人人網、開心網的用戶每天打開自己的主頁,幾乎都會看到有好友分享開放課視頻。VeryCD網站專門建立了群組VeryCD U,即VeryCD University,專門為網友提供空間,上傳開放課程資源。而在豆瓣網上,“耶魯大學開放課程”小組迅速達到了2000名成員的上限。
隨著開放課在網絡上的大受好評,字幕組的翻譯熱情也隨之高漲,投入了更大的人力。Cean表示,目前字幕組已專門成立了一支一百余人的團隊,翻譯十余門精品開放課程。
與美劇、電影相比,對開放課程的翻譯難度更高,需求更大。在這支一百多人的團隊里,不乏名校研究生和行業資深人士。他們散布在全國各地乃至全球各地,通過互聯網進行分工協作,共同完成課程的翻譯與發布。而這一切完全是志愿行為,沒有任何收入。“完全是因為對知識、對翻譯的熱愛,提倡的是一種網絡共享精神,推動知識的傳播與分享。”Cean說。
-以人為鏡
我們的精品課程少了什么
北京大學的朱葉(化名)最初是抱著提高英語單詞量的心態觀看“公正”課視頻的。但看了幾集之后,她發現自己“從來沒想到過思考問題還有這樣的角度”,并由此漸漸地對課程本身著了迷,觀看的目的從提高英語變成了“為學習而學習”。“學習不是為了學分和文憑,而是出于對知識本身的好奇和渴望,這種感覺上大學以后并不常有。”朱葉說。
帶著對知識的“原始熱情”,朱葉一口氣看完了網上能找到的英美公開課,還覺得“不過癮”的她開始將目光投向國內高校。然而令她失望的是,國內高校的開放課程為數寥寥,而且內容單薄陳舊,很難通過其進行有效的學習。“要么打不開,要么就是一堆枯燥的PPT,很難激起學習的興趣。”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這種鮮明的差異背后所體現的是中外教育觀念的差別。在網絡上學習精品課程,無法獲得學分,在中國的教育體系里,這種與學歷不掛鉤的學習難以獲得認可,很難發展起來。
在朱葉看來,英美開放課的盛行,意味著對國內教育界的一種沖擊和挑戰。“當哈佛、耶魯將最受歡迎的課程主動放在互聯網上的時候,我上學期卻有一門課的老師連電子版講義都不愿拷貝給我們,這種差別太鮮明了。”
熊丙奇認為,網絡開放課程的諸多好處,包括提供多元的學習選擇、便捷的學習方式、輻射優質教育資源、縮小教育差距等等,都毋庸置疑。然而如何利用好免費的網絡課程資源,卻需要教育觀念與人才觀念的全新構建。“在我們這個學歷至上的社會中,無疑需要更深入的觀念轉變。”
部分美國大學公開課資源
-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webcast.berkeley.edu/courses.php
作為美國第一公立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提供的課程播客和視頻講座,始自2001年秋季學期,涵蓋了從哲學、人類學到物理學、統計學。
- 麻省理工學院
ocw.mit.edu/OcwWeb/web/courses/courses/index.htm
作為一所知名的理工科院校,在它的公開課程訪問排行榜上,《物理:經典力學》、《計算機科學導論》和《線性代數》排名三甲。麻省理工在中國內地建立了鏡像網站,把所有麻省課程翻成中文。
- 卡耐基梅隆大學
www.cmu.edu/oli/
該大學建議造訪者在網站上注冊,建立自己的資料庫。這樣一來,你得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一門課程,還要參加幾次考試,當然,即使你得了100分,卡耐基梅隆大學也不會給你開證明,更不會給你學分。
-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ocw.jhsph.edu/topics.cfm
網站提供了該學院最受歡迎的課程,包括青少年健康、行為和健康、生物統計學、環境、預防傷害、母親和兒童健康、心理衛生、營養、人口科學、公共衛生準備和難民衛生等。
- 華盛頓大學
www.cs.washington.edu/education/course-webs.html
華盛頓大學的計算機工程學是傳統優勢,相關的幾百門課程都已經放到網上。該網站還提供特色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