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多地出現搶鹽現象個別商家趁機提價一包鹽賣到10多元
“我家附近的超市已經沒鹽了,一些人都整箱地購買食鹽。”昨天本報接到了廣東多個城市的讀者打來電話,反映食鹽遭搶購。個別商家也趁機提價,一包鹽賣到10多塊錢。記者立馬趕往超市,正好遇到市民搶鹽,連平日里無人問津的澳洲進口鹽都搶光了。
昨天,省鹽務局召開緊急會議,表示廣東省食鹽儲備可供三個月以上,能夠保證食鹽供應。希望市民不要恐慌性購買。而省疾控中心專家亦表示,吃食鹽能防輻射一說不靠譜,市民請勿信謠言。
網友爆料:
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散布謠言“買鹽防核輻射” 專家稱提前吃碘鹽并無預防核輻射效果。通過國際通行做法一旦發生核輻射,各國會針對核能電廠周邊住民發放或儲備碘片,其主要成份為碘化鉀,在核電廠因災害而輻射外泄時,讓周邊住民服用碘片,可使碘在甲狀腺里飽和,減少甲狀腺對放射性碘-131的吸收。但需在遭受游離碘輻射暴露時,于4小時內服用才有效果,且無法防止碘-131以外的游離輻射及同位素。一般人未經指示服用不當會引起甲狀腺亢進癥。
碘片其主要成分是碘化鉀(實驗式:KI)——一種無機化合物,用于制備有機碘化物等,并用作化學試劑。碘片是一種可以防止碘131輻射的藥物。穩定碘量一般為100 毫克,核安演習中碘片劑量為130 毫克。碘片服用方法(一)成人每日一錠( 130 毫克),孕婦及 3-12 歲兒童每日半錠( 65 毫克),未滿 3 歲兒童每日四分之一錠,請按照指示遵守服用量。(二)應于飯后 30 分鐘內服用,每次服用盡可能間隔 24 小時。
碘片可阻止游離碘集入甲狀腺,只要有足夠的量就可以阻止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服用30分鐘后,就可以發生阻塞功能。 放射性碘由曝露環境吸入到甲狀腺約需 10-12 小時,故在吸入后 3-4 小時服用碘片,可以阻擋 50% 以上之放射碘進入甲狀腺。而我國現在的食用鹽中一般用碘酸鉀作為碘強化劑。根據《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衛生部部組織制訂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征求意見稿)和《食品添加劑碘酸鉀》規定了我國目前使用碘酸鉀作為碘強化劑;——將食鹽碘強化量為20mg/kg~60mg/kg修改為食用鹽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計)為20mg/kg~30mg/kg;也就是說我們每天需要吃四斤的鹽才能抗輻射,而且也只是阻擋50%的放射碘進入甲狀腺。這個想必我不用多說什么了,大家已經可以了解鹽慌完全是一群別有用心的人的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我很懷疑這是不是國外*敵*對*分*子的蓄謀行為。這里如果有人提出既然不必吃鹽,是不是吃碘片就行。這里我寫出一些注意事項:
(一)碘過敏者不可服用碘片;(二)最長持續服用時間不得超過 10 日。
(三)應存放于兒童觸摸不到的地點。
(四)兒童服用方法之建議:可磨成粉末,拌合橘子汁、糖汁、果醬使用。
(五)甲狀腺患者、孕婦及新生兒服用時,請遵照醫師指示。
所以不論日后核污染到底如何,我們不必在搶購什么了。有時無知實在太可怕,我們作為一群當代有知識有文化的祖國新一代,是不是在跟風前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好好想想到底有沒有必要,然后再順便告知一下自己的家人。
讀者報料:超市斷鹽,商家趁機抬價
家在西村的王先生昨天向本報報料稱,他傍晚接到自己的老家茂名的親戚打來電話,讓他在廣州幫忙買些鹽,親戚說當地已經沒有鹽賣了。“我聽到之后很震驚,晚上7時我來到西村的好又多,超市里已經沒有食鹽賣了。超市的銷售說,下午有很多人來超市里買鹽,都是一人買上十多包,很快就賣完了。然后我趕快去附近的小士多,結果多家士多表示,沒有鹽賣。士多老板告訴他,有很多人開車來買鹽,都是幾箱幾箱地買。”王先生說。而家住番禺的梁阿姨昨晚也向本報報料,說她所在的星河灣超市已經沒有鹽。
到晚上10時,本報仍陸續接到讀者報料,個別地方食鹽價格已經飆升到10多元一包,而政府規定的普通食鹽零售價為1.3元一包。隨后來自茂名、陽江、湛江、佛山、南海、東莞、清遠等地的讀者也都向本報反映出現食鹽搶購。
相關疑問:碘鹽中含有“微量”碘,對防輻射不起作用
鼓樓醫院核醫學科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日常生活中,老百姓特別是沿海地區的居民,不需要額外補碘,因為碘過量也容易造成甲狀腺疾病。和碘化鉀相比,碘鹽所含碘屬于“微量”,微量的碘起不到阻隔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作用,對防輻射起不到作用。相反,鹽是形成高血壓最危險的因素,正常人每天鹽的攝入量應在6克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