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分娩的北京產婦中,超過半數都采取了“剖腹產”的方式。而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剖腹產率應控制在15%以下,北京已嚴重“超標”。市衛生局表示,針對此現狀,要求助產機構嚴格掌握剖宮產醫學指征,剖宮產手術管理將納入醫療質量管理考核。
北京剖腹產率超全國平均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要求,剖腹產率應控制在15%以下。據去年2月世衛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剖腹產率達46.2%,明顯超出警戒線,位居世界第一。而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毛羽昨天介紹,北京市的剖腹產率已超出全國平均數,達到51%。
剖腹產應該是自然分娩的補救措施,但記者從部分醫療機構了解到,對產痛和生育過程中發生意外的恐懼,是準媽媽們選擇剖腹產的重要因素之一。
針對剖腹產率過高的現狀,毛羽表示北京市衛生局將制定“助產士人才培訓規劃”,對助產教育和技術培訓予以強化,建立高素質的助產士隊伍。
剖腹產手術管理納入考核
此外,毛羽表示,衛生局要求各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包括家屬陪伴分娩、硬膜外麻醉分娩等,促進自然分娩產科適宜技術的培訓和推廣。另外,還會加強對于助產機構的準入和監督管理,要求各助產機構嚴格掌握剖宮產醫學指征,并將剖腹產手術管理作為醫療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納入目標管理考核。
據記者了解,目前,北京衛生部門對于各助產機構的剖腹產率并沒有硬性規定指標。但是,對于產婦進行剖宮產是否符合相應的醫學指征,衛生部門會定期進行嚴格考查。如發現助產機構違規對不必要剖腹產的產婦做了剖腹產,助產機構將面臨整改、降級等行政處罰。
產婦的死亡率高于正常分娩的產婦。
術前麻醉如發生意外,對胎兒和產婦可能造成生命危險;術中產婦存在發生大出血或損傷膀胱、直腸等臟器的可能性;術后也存在感染風險。
能減少母親產后出血,促進子宮復原。新生兒窒息、肺炎及濕肺發生率大大減少。有利于新生兒出生后迅速建立呼吸。促進大腦及前庭功能發育,對將來運動、性格均有好處。產生大量免疫抗體,抵抗力和抗感染力更強。
- 原因
“剖腹產率難下降”
“北京和其他地區不同,很多具有合并癥的產婦都送往北京的大醫院,剖腹產率降下來比較難!眿D產專家、瑪麗婦嬰醫院趙天衛院長介紹,北京自2000年以來剖腹產率便逐年上升,達到世衛組織規定的15%比較難,尤其是三級醫院。不過,她認為二級醫院和各區縣的婦幼保健院控制剖腹產率還有空間。
趙天衛介紹,從人口構成上來看,目前高齡產婦逐漸增多,女性由于工作等原因造成晚婚晚育,致產力不足。同時,營養過剩,很多胎兒過大,動輒八九斤,通過產道比較困難。另外,醫生也存在“如果產婦要求剖宮而醫生堅持順產,造成醫患糾紛不好解決”的心態。
她說,每年9月1日之前,便會有很多產婦要求剖腹,為讓孩子趕早一撥入學。還有產婦希望孩子能夠生在兔年、龍年等,。
另外,趙天衛認為,很多年輕醫生學歷雖高,但臨床經驗不夠,處理難產的能力差。多因順產風險而選擇剖腹,“造成惡性循環。” (溫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