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去吊瓶 死在黑診所 診所主人已不知去向 衛生監督所和警方介入調查
昨日凌晨1點多,蔡塘158號。
一家診所的大門緊閉著。
“爸爸應該就在里頭。”老周的兒媳語氣非常肯定,報警之后,眾人決定撬門。
卷簾門卷起,老周靜靜地躺在一張沙發上,頭對著藥柜,面色發青,嘴角流著白沫,一只手垂向地面,掌背上仍粘著膠布。在沙發后的墻上,還掛著點滴用的玻璃瓶,輸液管還插在上面。
經檢查,老周已經死亡。
感覺感冒就去吊瓶
7月27日下午2點多,在杏林西亭安置房工地,小包工頭蘇先生正在干活。手機突然響起,那頭傳來老周的聲音,“下午我得請個假,感覺有點不舒服”。
老周是四川人,今年59歲,一年多前跟家人來廈打工。老周既是蘇先生手下的工人,又是他的親戚。聽這么一說,蘇先生馬上來到老周午休的地下室。當問起 “叔叔,你哪里不舒服”時,老周告訴蘇先生,就是有點悶,可能是感冒了。
下午3點左右,蘇先生回到地下室,閑不住的老周已經把幾件衣服洗了。蘇先生從兜里掏出200塊錢,交給老周,囑咐他一定要去醫院檢查。
下午5點左右,老周的兒媳陳女士接到電話,來到蔡塘菜市場門口附近。“爸爸,你怎么了?”兒媳問。老周還是那句話——— 有點感冒,等會去吊個瓶。看上去公公的精神頭兒還行,走路也很穩,兒媳就沒多想,提著公公的包回去做飯了。
到診所還囑咐煮稀飯
傍晚6點42分左右,陳女士的電話響了,是老周,他叮囑兒媳煮點稀飯,回去想吃。電話那頭的聲音有點弱,陳女士還隱約聽到公公說了句“我現在在老太婆這里,已經掛上瓶了”。
診所的位置在蔡塘158號,里面給人看病的,是個五六十歲的女人。去過診所幾回,家里人管那個女人叫老太婆。
晚上7點左右,小孫子見爺爺還沒回家,就拿起媽媽的手機,給爺爺撥了電話:“爺爺,你回來沒有,飯煮熟了。”“我等一下就回來。”爺爺還沒有說完,小孫子就等不及了:“爺爺,你快點回來,爸爸下班回來了,媽媽在炒菜。”這是老周跟家人的最后一次通話。
晚上7點半左右,兒子周先生洗完澡,見爸爸還沒回來,馬上給爸爸打電話。手機通了,但始終沒人接。周先生馬上重撥,手機已經關機,轉成了自動短信。
來到診所發現大門緊閉
大家分頭行動,蔡塘及附近所有診所都找了個遍,還是沒老周的消息。
腦子里始終記得公公的那句話,陳女士總覺得公公就在老太婆的診所里。在找尋期間,陳女士前前后后去診所敲了三次門,但里面就是沒人應。
一晃,離老周手機關機已過去近4小時,家里人都快急瘋了。
晚上11點多,一家人重新回到老太婆的診所,狠狠地敲著卷簾門,還是那樣…… “爸爸應該就在里頭。”陳女士很肯定,家里人拿起電話報了警。
在民警的幫忙尋找之下,最終大家一起敲開了卷簾門,而門口的一切讓老周的家人難以接受。
120曾接到一個求救電話
導報記者從120處獲悉,在27日晚上7點左右,一名操著很重外地口音的女子曾打電話求助:蔡塘158號,有一個危急病人,氣一直上不來。
120急救人員馬上出發,很快趕到蔡塘社。詢問路人158號在哪,一個保安員模樣的男子手指了個方向,但急救人員還是沒找到具體位置。此時,來了一個老太太,又為急救人員指了指方向,很快又走開了。急救人員只好撥打報警電話,讓人想不到的是,這手機已經關機了。
急救人員只得一邊向120急救中心匯報,一邊繼續尋找158號。急救中心不斷嘗試聯系報警人,但手機再未開過機。最后沒有辦法,急救人員只得返回站點。
導報記者昨日下午聯系了湖里區衛生監督所,有關工作人員說,得知這一情況,執法人員已去過現場,正在展開調查。從警方獲悉,開診所的女子姓劉,今年64歲,河南西華縣人。這肯定是一家黑診所,劉姓女子已經不知去向,監督所方面會跟轄區警方配合調查此事。(海峽導報 記者 李立宇 實習生 肖燕娥/文 陳巧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