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醫院里的“退贓”動員大會
記者了解到,案發后,荔浦縣檢察院將案件移交到荔浦縣公安局辦理。
在接受中國青年記者采訪時,荔浦縣公安局一位副局長表示,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不便透露更多詳情,現在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勸說收過“回扣“的醫生繼續退款,另一方面是調查給縣醫院供藥的20多家藥商是否有賄賂行為。
荔浦縣醫院一位科室主任告訴記者,6月下旬,醫院曾經開過一次大會,院領導和幾乎所有的醫生都參加了大會,主席臺上坐著縣紀委書記、公安局局長、衛生局局長和檢察長等領導。
這次會議的主題,一是宣布院長邱祖標停職,二是要求所有醫生主動退出以前收受的“回扣”,以減輕處罰。
在這位科室主任眼里,這就是一場擺“退贓”動員大會,“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但大家都在觀望,誰會去退,到底退多少!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荔浦縣醫院,一個住院醫生的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普通的坐診醫師月收入也能達到3000元。在荔浦縣的工薪階層里,這樣的收入處于中上水平。
“大家都拿,哪有人會嫌‘回扣’多?”這位科室主任向中國青年報記者坦言,按照每月開藥的總金額,藥商一般會送來20%做“回扣”。在6月11日檢察院的行動中,也查到了藥商給這位主任的“紅包”。
“這么多年形成的‘慣例’,退多少回去合適呢?”科室主任說,醫生之間誰也不好意思首先開口問。一段時間里,大家欲言又止,讓工作氣氛有點尷尬。
這位科室主任稱,自己主動去退了幾千元錢“贓款”,整個醫院有五六十個醫生去退了款。
荔浦縣醫院一名業務骨干告訴記者,全院一線臨床醫師總共100人左右,只有這些醫師才有開藥的權利,“回扣”就是來自藥品,多開多得。
這名業務骨干說,現在退款的已經接近80人。但公安部門有關人士并沒有向記者證實退款醫生的數量,只表示,醫院有“超過一半”的醫生涉嫌收“回扣”,目前總共退回了20多萬元,“有退幾百的,有退幾千的,也有退上萬的!
“打通了院長,就打通了藥品進醫院的路”
為了摸清醫藥經銷商和醫務人員的利益關系,中國青年報記者輾轉找到了廣西藥商阿龍(化名),他和廣西的很多縣醫院有過業務往來,這其中也包括荔浦縣醫院。
他介紹,正常情況下,要使一種藥進入醫院,需要履行一套完整的程序,即:一、醫院臨床科室提出用藥申請并寫申購單;二、醫院藥劑科對臨床科室的用藥申請進行復核批準;三、主管藥品副院長對申請進行審核;四、院長同意后提請醫院藥事委員會對欲購藥品進行討論;五、討論通過的藥品進入醫院藥庫。
在這個過程中,藥事委員會一般一個季度開一次會議,一種藥品進入醫院需要超過半數成員同意。而在此之前,只要有環節認為藥品不宜使用,都可能終止一個藥品進入醫院。
“如果嚴格按照這個程序走,還不給關鍵人好處,那生意就別做了!卑埛磫栍浾,“同一類藥品有很多銷售商競爭,沒有好處你為什么愿意買我的呢?”
為了銷售出自己的藥,阿龍的方法很直接:直接找醫院院長公關。
在一些縣,阿龍會首先找到跟醫院院長相熟的人,然后和院長搭上關系,并承諾給院長購藥款的10%或者更高作為“回扣”。
“這樣的‘回扣’不是一次性的。藥品進入醫院以后,每一次開藥都要給10%,一般每個月結清一次。”阿龍解釋說,這意味著以后每開一次這種藥,就有10%進入院長的腰包。有時,“回扣”會給到15%,但一般不超過15%,否則自己就沒什么賺頭了。
醫院院長愿意接受這筆“回扣”的時候,就是阿龍最高興的時候。這意味著,院長愿意為自己的藥進入醫院“活動”。
阿龍說,院長的“活動”會對藥品進入醫院起決定性作用,但還需要“打點”寫用藥申請報告的醫生、分管藥品的副院長、藥劑科的相關負責人和藥事委員會的成員,以便讓進藥流程順利走完,“不要讓院長為難”。
“大家都用這樣的辦法,這都是半公開的秘密了!卑堈f,“在一些縣,打通院長,就打通了藥品進醫院的路!
上一頁1234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