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血液中心過期血事件
近日有網友稱,血液中心將近千袋“過期血”發往北京各臨床醫院使用。對此,昨天北京市血液中心表示,血液袋子已到使用期限,但采血時袋子尚未過期,因此不會影響血液質量。
血液中心:血袋過期不會污染血液
昨天,市血液中心主任劉江承認,確實有血袋從安貞醫院被退回。他解釋,“退血”是由于家屬對血袋上的日期有顧慮,而不是血液本身的質量問題。
他表示,現在采血的袋子上有兩個標簽,一個是血袋的有效期;還有一個是血液中心的標簽,標示的是血液的有效期。其中,袋子的保存期限是兩年。
他說,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只要在袋子的有限期之前啟用袋子采集血液就可以。退回來的血液其實是在袋子使用期限前采集冷凍的,袋子雖到了使用期限,但不影響血液的質量。
質疑
采集到冷凍 血液過六天?
回應:劉江表示,網上爆料與事實不符,大部分血液都沒有超過6天。而且,6天不是一個硬性的標準,只不過是考慮到避免紅細胞破裂。但經技術檢驗,冷凍血液的質量都沒有問題。
更換血袋時血樣被污染?
回應:劉江說,由于采血的袋子與放入冷庫保存血液的袋子不是一種,因此必須進行倒換,放入特殊袋子。這些操作全部是在密閉、無菌狀態下的機器進行的,不存在污染問題。
血液冷凍流程示意圖
1 先把全血中的紅細胞分離
2 加入冷凍保護劑
3 在零下80℃的超低溫保存
4 用血時,將血放在37℃水中解凍
5 用鹽水洗滌去除保護劑
血液保存期將延至10年
稀有血型儲備技術將推廣,有望破解季節血荒
本報訊 (記者溫薷)針對京城冬夏季節固定的采血“淡季”,北京市血液中心昨天表示,將通過冷凍血等技術提高血液的利用率,將“旺季”采集的血液在超低溫條件下存儲。此舉有望緩解北京血庫多年面臨的“看天吃飯”困局。
京城采血量近期回升
入夏以來,北京用血量一直處于短缺狀態。上周市衛生部門通報,北京血液庫存量僅為4000單位(每單位200毫升)左右,相當于理想標準庫存的33%。
昨天,市血液中心主任劉江表示,本周起,北京采血量已有所回升。截至昨天,庫存已從原先4000單位左右的低水平,上升至5039單位,增幅20%。
前日,北京采血1609個單位,出庫1770個單位,“采供差距已不太明顯。”昨天,石景山衛生系統共有200多人報名參加獻血。另外,隨著天氣好轉,預計街頭采血量也將會有所增長。
冷凍血技術將推廣應用
據悉,北京12月—2月、7月—8月均屬于采血淡季,幾乎半年。而4—6月、10月等“旺季”因血液儲存期短,又不能采血過多。
對此,市血液中心今年已開始嘗試將過去應用于稀有血型的“冷凍血”技術,應用于一般血型的儲備。這意味著,原本只有35天保存期的血液,保存期可延至10年。這樣,旺季采血以及供應較充分的AB型血,將可冷凍保存供淡季使用。
起因:網帖稱紅十字會血液中心近千袋血液過期
近日,一篇名為《震驚:紅十字會血液中心將近千袋過期血液發往北京各臨床醫院使用》的網帖,出現在各大論壇上。網友“bloodbj”稱,近千袋被反復裝袋、且過了可冷凍時限的血液被冷凍近一年后,已有一半發往北京臨床醫院。
帖子描述,2010年7月初,893個單位血液被裝入有效期小于血液有效期的采血袋中。由于血袋過期,該批血液送往安貞幾家醫院后被退回。帖子稱,這批血液不但受過期血袋的污染,而且從采血到冷凍已超過了國家規定的6天,達不到冰凍紅細胞的要求。
該網友稱,8月1日以來,血液中心開始將這批血液陸續解凍使用,以每天20—25單位的速度,發往另外幾家不知情的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