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假冒醫生打電話背廣告推銷
在保健品公司里,本不是醫生的他和同事互稱“醫生”,就為了“語言包裝”保健食品,把它的神奇功效“吹噓”好。不想再騙老人的錢,他離開這家公司,向記者揭開保健品行業內幕和“潛規則”。
在沈陽一家保健品公司工作幾個月,這名舉報人用親身經歷披露:兩種保健食品——“HD元素”、“烏發養顏茶”和一種沒有任何批準文號的“蟲草膠囊”,被包裝成可以治病的良藥。
舉報人說,揭露內幕的目的只有一個,“老年人們,千萬別再相信被宣傳得神乎其神的保健品了。 ”
啥身份?“我們都得裝醫生”
舉報人說,他被介紹到公司上班時對工作充滿希望。而到公司后,他被告知,工作主要就是接電話,給前來咨詢的患者推薦公司的保健品,沒事就對老客戶進行電話回訪“騷擾”。
“當我第一次進到公司,發現公司就在一個普通的民宅內辦公時,對公司的經營行為多少就有了一些懷疑。 ”舉報人說。
“我以前接觸過醫療,但并不是有證的大夫,到公司以后我就發現一個怪現象,每個人相互的稱呼都是‘XX醫生’‘XX大夫’。 ”舉報人說,直到后來,他才明白這么做的原因,“我們都得裝醫生,好在面對前來咨詢的患者時以醫生身份自居。 ”“我們這里接線解答的‘大夫’總共有10多人,據我后來了解,真正是大夫、手里有證的只有2個人。 ”
咋推銷?就是背“廣告詞”
舉報人稱,這家保健品公司的老板是武漢人,平時不常出現,由老板娘主要負責。這家公司分成幾個地點辦公,接線咨詢業務所在的是一個辦公地點,還有一個辦公地點是“配送中心”。舉報人稱,他和同事接到熱線后,將賣貨人的信息傳遞給“配送中心”,那里有專人將這幾種產品送到患者手里。
“公司那段時間主推的產品有三種——‘HD元素’、‘烏發養顏茶’、‘蟲草膠囊’。其中兩種是武漢東方之子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還有一種是陜西菲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舉報人稱,自己對藥品和保健品稍有了解,特意查看三種產品的批準文號。
其中,“HD元素”“烏發養顏茶”屬于保健食品。而那種“蟲草膠囊”則沒有任何批準文號,就連普通食品的“QS”認證都沒有。
“因為我對這幾種產品根本就不了解,起初我還以為公司會對新員工有一定時間的培訓,結果我氣憤地發現,公司就要求我們將報紙上的廣告宣傳詞背下來,按廣告上的話回答打電話咨詢的患者就可以了。 ”“最可疑的就是那個沒有任何批號的‘蟲草膠囊’,那膠囊我現在都不知道它到底屬于什么,既不是藥品也不是保健品和食品。但卻讓我宣傳它可以治療多種疾病。 ”
當著記者的面,舉報人稱,“我現在還能背下來:這種蟲草膠囊是失眠人的催眠曲;痰咳喘的圣品;護心養腦的佳品;腎虛者的回春之藥;肝病克星;免疫差、術后、產后者的首選;腫瘤放化療的‘苦海之舟’;控制糖尿病并發癥;婦科病的手術刀。 ”“背誦”完“蟲草膠囊”的療效后,舉報人笑著說:“你們想想,不管是什么靈丹妙藥,它也不會對這么多病癥都有顯著的療效啊! ”
舉報人稱,明眼人一看就可以知道,“這種宣傳都多么的虛假。其實我每天用這些話來欺騙那些患有各種疾病的老人時,心情十分復雜,因為我深知,這種膠囊根本就沒有宣傳中的那種效果。 ”
咋賺錢?獎金全靠提成
提到收入,這位舉報人說:“我們都有一定的底薪,我是1500元每個月。其余的都要開獎金,獎金就是推銷出這些產品的提成。比如300元多元一盒的‘HD元素’每盒提成5元錢。一次性銷售出10盒,除提成外還獎勵50元錢。銷售價198元的‘蟲草膠囊’提成為每盒3元錢;‘烏發養顏茶’的提成最少,為每盒1.5元。 ”
退貨不?從來不退貨 唯一一次是“特例”
提到銷售者購買后退貨的問題,舉報人表示:“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從來不退貨的。我們都會和患者們解釋,我們的保健食品就像食品一樣,售出都是不退不換的。有時候患者態度堅決,我們就說向領導反映反映,結果就沒有下文了,消費者也很少有多次打電話要求退貨的。畢竟他們買到我們的保健食品也吃不壞肚子。 ”
舉報人說到一次退貨的經歷,但他強調這是一個特例:一位患者買了產品后不見效,還耽誤了治療的時間,很氣憤,溝通未果投訴到媒體。后來保健品公司的老板怕事情鬧大,馬上給患者退了貨。“我在離開公司前幾天,聽說一位患者吃蟲草吃出了什么問題,后來那邊直接投訴到了藥監局,但最后也沒有了音信。這些事在我們內部是完全保密的,老板和老板娘根本就不讓我們這些人接觸到這些事情。但我們都知道,老板和老板娘的能量很大,一般有投訴的事他們全都可以擺平。 ”
發票呢?不開或開藥房發票“充數”
提到公司的利潤,舉報人說:“利潤應該是相當可觀的,每當廣告一發出去的幾個小時內,熱線電話全部在滿負荷運行。據我了解,這種賣到幾百元錢的保健品實際成本,幾乎就是銷售價格的一個零頭兒都不到。 ”“為了逃避監管,這些公司都租用民房,弄得神神秘秘的。而且,他們送貨時給消費者的都不是正規的發票,而是印有‘東方之子’字樣的收據。我在公司這么久,我都不知道沈陽的這家公司具體叫什么名,也沒看到公司的營業執照和稅務登記。 ”
一旦有消費者索要發票時該怎么應對?舉報人表示:“一般情況下也是能先拖就拖幾天,一旦拖不過去,我們老板就會開具藥房的發票。因為我們的這幾種產品曾經在沈陽的兩家藥房銷售過,但這段時間我去藥房看的時候,沒看見銷售這兩種保健品的。 ”
而在記者后續的調查中,另外一知情人向記者透露:藥房要是幫忙開發票,要看雙方的關系,一般發票都得交給藥房6%左右的稅款。要是關系一般就會多一些。
記者調查
記者根據“HD元素”外包裝上的衛生部批準文號通過網絡進行了查詢,結果該批號是一種名為“生生九寶膠囊”的產品,申報單位和生產企業為湖北永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中該產品的功效成分及適宜人群和“HD元素”外包裝上所注一字不差,而保健功能都是“增強免疫力”。
隨后,記者通過“HD元素”外包裝上所印電話,與武漢東方之子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取得了聯系,一位女性工作人員接待了記者。
記者先稱自己是“HD元素”的消費者,家人在購買了“HD元素”后,經查詢批準文號竟是“生生九寶膠囊”,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
這位工作人員的解釋是,批準文號只是一個代號,她還給記者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她說:“治高血壓的藥有很多種,但不論哪一種都是治高血壓”。這名工作人員還說,湖北公司是他們的分公司,所以生產什么都無所謂了。
聽完這位工作人員的解答后,記者表明了身份:“如果一個批準文號可以生產數種乃至更多種的保健品或藥品的話,還用國家審批干什么?廠家想生產什么就生產什么多好啊。 ”
這位工作人員馬上改口:“我是管業務的,對批準文號也說不明白。 ”并給了記者另一個電話號碼,但記者始終未打通。
記者隨后仔細查看這家公司銷售的“蟲草膠囊”,該膠囊上沒有國藥準字號、國食健字號,就連普通食品的QS認證都沒有,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藥監部門:保健品當藥品宣傳就是假藥
記者將采訪的情況反映給沈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從該產品的批準文號“食健字”的字樣來說,應屬于保健品批準文號,不屬于藥品,更不可能具有治療功效,只能對治療起輔助作用,是不允許當藥品來出售的。
按照2008年8月1日起實施的《沈陽市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非藥品廣告和促銷宣傳書面聲明及隨附的標簽、說明書、包裝等,不得含有藥品適應癥、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內容。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發現上述的違法情形,可以向當地藥監部門舉報。藥監部門將按照該規定,按照假藥處理,給予處罰。
藥監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消費者買藥時,要認準藥品包裝上的批號,不要輕信他人的宣傳,以免不僅沒有治好病,還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工商部門:虛假宣傳最高罰20萬
沈陽市工商部門執法人員說,將保健品宣傳成治療各種疾病的藥品屬于虛假宣傳。
一旦查實,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定予以處理,“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和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做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我們一旦發現這種虛假宣傳的情況,會責令虛假宣傳者停止違法行為,并消除影響,并根據情節的輕重處以1萬到20萬元的罰款。”工商人員說。
如果這家公司在沈陽存在經營行為,必須在沈陽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如果在沒有手續的情況下,銷售商品收取貨款,工商部門可以認定這種行為屬于無照經營行為,將根據相關法規進行查處。
衛生監督部門:不許兩種保健品用一個批號
該公司銷售的“HD元素”與另外一種保健品同用一個批號。沈陽市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說,隨便更改保健品名稱是不允許的。
如果更改必須得有相關手續,如果得到國家允許更改了保健品名稱,也絕對不允許有兩種名稱的保健品共用同一個批準文號。這就需要到衛生部去了解,當時注冊該保健品時所用的名稱和產品包裝到底是哪個。
隨后的幾天里,記者一直與衛生部聯系,但始終沒有聯系上相關人士。
這家銷售武漢東方之子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產品的公司到底什么來頭?合法手續到底在哪?銷售的“蟲草膠囊”又到底是什么?本報將繼續予以關注。
A04、A05版稿件均由記者 陶剛 王鵬采寫
記者手記
期待更多揭黑者勇敢站出來
幾年來,這么多關于保健品虛假宣傳銷售、糊弄消費者的報道中,記者一直想尋找這樣一名真正知情保健品銷售公司內部問題的舉報人。這一次,我們終于見到這位舉報人,有良知而勇敢。
在與記者的對話中,舉報人很淡定。他的目的很簡單——不能讓這些人賺了不該賺的錢,讓那么多的老年人受騙。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雖是一個古訓,但卻有它的道理。有“道”之財可取,無“道”之財不能要。這家公司銷售的“蟲草膠囊”到底是什么?至今記者也無法弄清。但它卻在宣傳中被吹得神乎其神。“HD元素”一個批號卻存在著兩種保健品。那這個“HD元素”到底又是什么身份!
這位舉報人的出現,無疑對那些迷信廣告的消費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最起碼可以通過媒體這樣一個平臺,將這種存在問題的東西曝光出去,讓消費者辨明真偽,安心地消費購物。
舉報人說,這家公司在沈陽存在7年了。如果早在7年前就站出來這樣一位舉報人,可能會有很多人得以避免被這種問題產品所迷惑。
我們相信,還會有更多這樣有良知的人出現在媒體、公眾面前,勇揭行業內部那些不為人知的“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