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都男子孫樸做夢都沒想到,6年前一顆被卡車碾壓而彈蹦起來的石子,擊中了自己后竟在體內“潛伏”下來了!8月9日,揚州蘇北醫院胸外科專家、副院長束余聲通過手術,幫他解決了難題,8月底,“如釋重負”的孫樸出院。昨天醫院對他電話回訪時,孫樸高興地表示恢復得很快很好,身體已經一切正常了。
6年前 重型卡車駛過,碾飛碎石擊中胸口
孫樸今年34歲,江都丁伙鎮人,電焊工。身高1米78的孫樸體格健壯,長年在外打工。2005年8月,小孫在蘇州一家船舶制造廠上班。一天,孫樸在廠區行走,一輛重型卡車從身邊駛過,因為拐彎拐得比較急,只聽見“嘣”的一聲,彎道處一粒大石子被卡車車輪碾壓破碎后,其中一粒飛也似的“射”到了小孫身上。
“當時只覺得胸口一陣鉆心般的疼痛,自己不由自主地蹲了下來,再一細看,身上穿的T恤已經被擊破,胸口有一道斜斜的口子,淌了不少血。”孫樸回憶,當時自己就覺得是胸口表皮受傷了,被石子撞了一下,只不過撞得比較重而已,傷到了肌肉,而“惹事”的司機可能并不知道,早就開車走了。
不久,廠領導發現孫樸受了傷,把他送到醫務室。孫樸自恃年輕體壯,覺得沒有什么大礙,醫務室醫生對傷口進行了清洗,并縫了一針。此后,孫樸掛了水,吃了消炎藥,打了針,休息了一個月后繼續上班,年底自己從蘇州回到江都上班,因為曾經的傷口處并沒有什么感覺,這次“意外”似乎被他忘記了。
6年來 胸口時常隱隱作痛,體檢發現異物
今年年后,孫樸在丁伙一家機械加工廠上班。8月1日,單位組織工人體檢,孫樸右側胸壁內發現一枚0.9×0.6厘米的“異物”。
孫樸不敢怠慢,又來到江都市人民醫院檢查,排除了組織增生、腫瘤等其它疾患,證實了體檢時的胸壁異物診斷。孫樸困惑了:異物究竟是什么時候進入自己胸腔的呢?面對醫生的詢問,孫樸反復回憶,終于想起6年前在蘇州時的“飛石襲胸”事件。當時自己的右側胸壁皮膚被擊破,也流了很多血,但經過清創治療后,傷口很快就愈合了。
愈合以后傷口基本上沒什么感覺,但在運動量大的時候,會有腫脹和“隱隱作痛”的感覺,每每疼痛時,孫樸也沒往深處想,以為還是那次治療后出現的“正常情況”。難道真是那次“飛石事件”致使石子殘留在右側胸壁內?孫樸決定做手術取出這顆“定時炸彈”。可是,江都市人民醫院認為,盡管已明確有右側胸壁異物,但要想把這個異物順利取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們建議他到條件較好的醫院進行胸外科手術治療。
6年后 手術取出石子,有花生米大小
孫樸來到揚州蘇北人民醫院,該院副院長、胸心外科專家束余聲在看其胸片和CT片時發現,患者胸壁異物的位置位于右側第三肋間水平胸壁內側緊貼胸膜處,在乳頭上方,異物已穿透胸壁,僅剩一層胸膜未破,距6年前的創口下方約3厘米遠,手術取出有一定風險,稍不注意可能損傷胸膜誤入胸腔。而異物一旦掉入胸腔,會引發氣胸等疾患。
8月9日下午,孫樸在蘇北醫院新區分院手術室接受手術。被取出的異物如一粒花生米般大小,確實是多年前的石子入胸,周圍都已經有組織包裹。醫生說,本來異物只有大半粒花生米大,但留在體內時間長了,外面的細胞組織包裹后,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這個病例比較奇特,石子留在體內這么長時間沒有什么感覺,很罕見。”束余聲副院長介紹,體內異物對周圍神經和血管都會產生影響,如果拖延下去,時間長了會紅腫、潰破、感染化膿。除此之外,陰雨天氣時,氣壓低、濕度大,體內的異物也會使患者產生疼痛腫脹的感覺。(通訊員 朱海容 許林 記者 陳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