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被檢查出直腸癌的初女士,卻在近期到醫院看病時被查出從未得過此病。當年因手術初女士的肛門被移至小腹,讓她不得不堅持了20年用小腹排便。為此,初女士將平谷一家醫院訴至法院,要求其賠償20萬元經濟損失。目前平谷法院審理了此案。
今年年初,家住平谷的初女士因腹痛寢食難安,不僅輸液全無作用,還時常因腹痛便血。今年3月20日,初女士由家人陪同來到平谷的一家醫院進行檢查。初女士稱,自己曾在20年前患過重病,當時被另一家醫院檢查出了直腸癌。“20年前我因為患直腸癌被當時的醫生告知最多再活半年,當時我家屬都為我做好了辦理后事的準備。這次,我以為這次肚子疼是20年前的直腸癌后遺癥,沒想到這次去醫院檢查,竟然什么毛病都沒有!”
經醫生診斷稱,在CT片中顯示沒有腫瘤,疼痛是由于造瘺術導致腸道紊亂發炎所致。今年3月28日,初女士再次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就診,而這次的檢查結果同樣為“腹腔內未見明確腫大淋巴結”。
“20年啊!我受罪受了20年,因為手術我每次排便都會腹痛。”初女士回憶,20年前,她因排便困難到平谷一家醫院就診,初步診斷為直腸腫物。隨后醫院告知需入院做全面檢查。經檢查,初女士直腸內的腫物被診斷為直腸癌。
幾天后,初女士順利進行了手術,但術后醫生告知他的家屬,腫瘤有拳頭大小,前邊與子宮粘連,后邊與脊椎粘連,質硬不能活動。“手術臺上我家屬被醫生告知是腫瘤晚期,無法切除,只能保肛造瘺。我家屬同意醫生的方案,即將直腸下堵死,將肛門移至小腹部。手術后醫生告知我回家慢慢療養,最多再活半年!”
初女士說:“出院后我只能靠小腹的造瘺排便,且小腹經常疼痛,疼痛時就到社區醫院輸液,輸液之后疼痛能夠緩解,這樣一直持續了20年!可現在我才知道自己壓根兒沒得直腸癌!”
近日,經北京華大方瑞司法物證鑒定中心鑒定,實施手術的醫院對初女士的醫療過程中存在醫療過錯行為,醫療過錯行為與初女士目前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醫方負大部分責任,被鑒定人的殘疾程度屬九級。如今,初女士將誤診的醫院訴至平谷法院,要求對方賠償各項經濟損失20萬元。目前法院已經審理了此案。(記者 荀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