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9月14日電 題:山西人憂心“地溝油” 監管部門呼吁出臺監測標準
作者 范麗芳
隨著公安部對地溝油流向的公布,食品安全問題再次被推至風口浪尖。14日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山西太原市民對地溝油顧慮重重,監管部門則呼吁關于食用油的使用監測標準早日出臺。
近日,在公安部指揮下,浙江、山東、河南公安機關破獲一團伙生產銷售食用地溝油案件,發現逾萬噸由地溝油制作的食用油流向了河南、河北等14個省。
市民懷疑“地溝油”無處不在
雖然在此次“地溝油”案件中,地溝油流向的14個省中未涉及山西,但是太原市民對此反響強烈。
小郭是上班族中的一員,一天三餐都在外吃,“早晨一般吃油條豆腐腦,以后估計油條也不敢吃了;中午在單位樓下的小餐館吃,也得用油吧;晚上是在家附近的餐館吃!
“現在不管吃什么飯都感覺有地溝油,想想那些畫面就惡心!迸c小郭通行的同事補充到。
14日下午記者走訪了糧油店較集中的太原市東崗路,記者裝作買主隨意走進一家糧油店,發現店內除了某些名牌的桶裝油,還擺著幾個裝著散裝油的白色塑料桶,上面沾染著污垢。
店主說如果自己吃就買桶裝的,68元一桶,合下來12塊多一斤;如果是飯店用,散裝的就行,6元一斤。問及兩者有何區別,店主說桶裝的肯定干凈、衛生,散裝的有雜質,摻雜了棕櫚油、玉米油等!
一位常年在東崗路經營五金店的店主聽聞記者想買散裝的食用油,立馬進行勸阻,“千萬別買散裝的,自己吃的話還是去超市買吧,這些散裝的就算不是地溝油也不衛生!
店主說,前些年,常常有一些人開著三輪車來回收泔水,這幾年因為政府管理嚴格,所以這種車也看不見了。
山西尚未明確查實有食用地溝油
在地溝油流向的14個省中,山西不在其中。
“目前,山西還未明確查實由地溝油所制的外來食用油。我們在檢查過程中,確實發現了一些劣質油類,比如質量不過關,或者標識不合格,但是并不能確定這些油就是地溝油!鄙轿魇」ど叹窒M者權益保護處處長祝占先表示。
對于一些農民自產自銷的食用油,“可能質量是很好的,但是有一些散裝油,并不能排除其為地溝油的嫌疑!
而山西省食藥監局食品安全監管處處長黃登宇則表示,由于國家對于地溝油缺乏統一的標準,在監管過程中很難監測到。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山西之所以不在地溝油所涉14個省的犯罪網絡中,“有可能是因為尚未地溝油形成規模性的生產、銷售。”
對于如何鑒別地溝油和健康食用油,祝占先表示,老百姓可以從色澤、聞味、形狀和看標識四方面來鑒別。
“一般純凈的植物油呈透明狀,顏色比較清透,聞起來比較香,但是劣質油顏色比較渾濁,會有一些沉淀物,聞起來可能會有刺鼻的味道。”他說, “還有一點,一定要確定是否是正規的廠家生產,是否擁有產品質量合格證,以及生產日期、保質日期、生產廠家的地址等等,最好不要向流動攤販購買。”
“地溝油” 餐桌監管難
到底什么是地溝油,目前國家尚無“地溝油”認定標準。
“現在國家針對食品制定的標準多是解決‘好不好吃’的問題,但是現在擺在我們眼前的是‘能不能吃’的問題。”黃登宇說。
此外,食品安全監管涉及部門多,尤其在警方偵破這起地溝油案件中,有掏撈、粗煉、倒賣、深加工、批發、零售等各個環節,涉及多個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往往成為監管盲區。
為消除監管盲區,14日下午山西省政府召集農業、工商、質檢、衛生及公安等部門,加大對地溝油及其他食品的監管。
“地溝油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之一,之后仍將加強落實索證索票制度!弊U枷日f,要求生產廠家必須具備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和產品質量合格證。從外省來的食用油必須具備以上三證,從源頭上杜絕地溝油。如果發現可疑情況,會加強檢測力度!
黃登宇也表示,希望政府能夠加大對監管設備及技術的投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