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好特別喲!人家都只長有一對乳頭,她長了兩對!”在市兒童醫院病房,一個出生僅5個月大的嬰兒引起很多家長的注意。9月18日,記者來到沈陽市兒童醫院,護士輕輕地掀開嬰兒的衣襟,記者看到,在女嬰胸脯上一對乳頭的下面,還長著一對乳頭!
發育畸形導致
兒童醫院小兒生長發育專家介紹,這種現象叫“先天性附乳”。其發生率為1%~6%,男女皆可發生。附乳是指人在胎兒時期,長到約9毫米時,從腋窩一直到腹股溝這兩條線上,有6~8對乳腺的始基,到出生前,除僅保留胸前的一對外,其余的都退化了。少數婦女有多余的乳腺沒有退化或退化不全的異常現象,又稱為多乳房癥、迷走乳腺、額外乳腺等。可發生在單側或雙側。常見的部位在腋窩,亦可見于胸壁、腹部、腹股溝、大腿外側,偶見于面頰、耳、頸、上肢、肩、臀、外陰等處,易被誤認為皮下結節、淋巴結或腫瘤。附乳常見有3種情況:有乳腺組織,無乳頭;有乳頭,無乳腺組織;有乳頭,又有乳腺組織。
這名嬰兒應屬于第二種情況。隨著青春期生長發育,她將擁有一對正常的乳房,但每只乳房將出現兩個乳頭。不過,多余的乳頭可以通過整形手術消除。
內衣號小造成
采訪中,記者意外地得知,還有一種叫“后天性附乳”,這種病與女性選擇內衣不當有關。由于一些女性有錯誤的認知,偏好選擇小一號的內衣,希望擠出乳溝。殊不知,由于過小的胸罩,鋼圈、罩杯相對包覆性不足,長時間擠壓會把乳房周邊的乳脂肪外擠,乳腺就會朝沒有包覆到的腋下發展,附乳就出來了,因此長期不正確的內衣穿著習慣是造成“后天性附乳”的最大因素。
專家指出,附乳的診斷比較容易:患者多以腋下腫塊或者脹痛不適就診,有的是在進行乳腺癌普查時被發現,當上臂舉過頭時,發現腋窩有不規則的隆起,腫物有(或無)酸脹或脹痛感,疼痛者在經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加重(有少數人無脹痛感),可在經前期、妊娠期或哺乳期隆起增大。查體腋下腫塊有壓痛(酸脹性的疼痛),即可初步診斷。(記者 唐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