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京25歲的“網絡醫托”小王向媒體爆料,反映他所學專業本是汽車維修,可后來卻在親戚介紹下,到了南京一家民營醫院上班,后來接受醫院半個月培訓后,成了所在醫院的一名網上在線醫生,每天主要工作就是在醫院網站接待咨詢,忽悠病人到醫院看病,一個月至少要拉到30名病人,而且這些病人如果只檢查不治療,那么他應得的30元人頭費也就沒有了。
爆料內幕
培訓了半個月就“上崗”了
據小王介紹,汽修學校畢業后,他的親戚通過熟人把他介紹到了一家醫院打工,因為其所學專業和醫學專業根本不沾邊,到了醫院接受完半個月的培訓后,他就成了醫院里的一名在線醫生,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坐在電腦前,盯著一些登錄醫院網站的網民,一旦這些網民點擊了醫院網站自動彈出的網絡問診欄,就要立刻想盡一切辦法穩住這些網上問診者。
拉來一個病人,提30元“人頭費”
“說是在線醫生,其實就是‘網絡醫托’,由于不存在面對面,我們在接受病人網上問診的時候都自稱醫生,只要上網問診者隨便說出兩個不適癥狀,我們立馬就能給他定下病情,然后再慢慢忽悠病人趕快到我們醫院接受治療,如果病人猶豫,我們會按照培訓計劃里的應對措施,再給這些網上問診病人開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毙⊥醣硎荆骸熬W絡醫托干久了,現在在網上基本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最終目的就是要把病人忽悠到醫院來,一個病人我們能提30元人頭費!
良心不安,最終辭掉這份工作
“其實我們根本就沒有醫師資格證,更沒有半點臨床經驗,但是能做網絡在線醫生,所掙的錢除了可憐的保底工資外,剩下的完全就要靠網上拉來病人了,這些病人一旦到醫院看病至少要花好幾千!毙⊥跽f完這些,接著介紹說,他目前一個月至少要在網上拉到30位左右的病人,但是看到這些本來也沒有什么重大病情的病人,因為被他忽悠進醫院后,進進出出不幾天就要花掉好幾千,他覺得良心有點不安,所以就主動辭掉了這份“網絡醫托”的工作。
記者體驗
網上“隔空”下診斷,催促記者去就診
根據小王自曝“網絡醫托”內幕,昨天上午,記者隨即上網百度了南京一些醫院,發現不少醫院的宣傳網頁上都有名醫問診,而記者表示手上有一處起皮,立刻就被多家民營皮膚病醫院的“在線醫生”診斷為手癬,并警告記者如果不及時診治可能會引發全身。
這些在線醫生,僅僅根據記者的簡單描述,就定下病情,還對病人說一些危言聳聽的話。記者又聯系上了中央門一家皮膚病醫院,在與該醫院在線繆醫生交流時,該醫生根據記者簡單描述后,就確診為手癬病癥,而當記者表示不想跑太遠,準備就近找醫院診治時,這位在線繆醫生立刻提醒記者,他們不僅是國家皮膚病重點診療基地,而且治療手癬是他們醫院的特色科室。后見記者猶豫,這位在線繆醫生又立刻表示可以幫助安排權威專家接診,而且連掛號費也可以減免,同時提醒記者,他們醫院病人很多,這已是記者網上問診后能夠享受到的最好優惠了,并一再催促記者馬上登記到他們醫院診治。
自稱“金牌專家”的學生,其實沒有行醫資格
記者隨后又在網上聯系到另外一家皮膚病醫院,一位在線接診的甘姓女醫生表示,她是該醫院金牌專家的學生,如果去他們醫院可以直接聯系最好的專家診治。而記者電話聯系該醫院前臺后,得知那位自稱甘醫生的在線醫生,根本就沒有行醫資格,只是他們醫院里的網絡咨詢員。而記者聯系了這位在線甘醫生的老師后,得到的答復是:“她是剛剛畢業的學生,還沒有醫師資格證,更沒有臨床經驗,只是醫院咨詢科的工作人員,所以小甘不能看病,要看病可以直接找我!
而記者隨后登錄南京其他幾家三級甲等醫院的網站查看后,卻沒有發現這種貌似很人性化的服務。
-衛生局表示
普通網站提供診療屬于違規
昨天上午,小王在自曝行業內幕時連連表示:“現在的網上醫托很多不專業,因為借助了醫院網絡外衣卻是更害人!畢竟真正的醫生都很忙,也沒有時間網上解答病人問題,所以網上多數忙著回答患者問題的在線醫生,基本都有詐!”
對于不少“網絡醫托”提供網上在線問診,且拉病人到醫院治療,記者查閱衛生部《互聯網醫療衛生管理辦法》后發現,該管理辦法已經明確指出,利用互聯網開展遠程會診服務的,只能在具有醫療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之間進行,普通網站不能提供網上在線問診服務。
而南京市衛生局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各正規醫療網站,都不會輕易推薦病人到一些小診所、小醫院或者小藥店,隨意接受診治或購藥,而這些多存在于一些私人診所或民營醫院的在線醫生,多是為了變相拉攏病人、兜售醫藥。
市衛生局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提醒生病市民,千萬不要偏聽偏信這些網上醫托。而對于一些網上服務信息,市衛生局信息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則表示,遇到問題需要上網查詢信息,可以登錄南京市衛生12320,這才是衛生部門的官方網站。 本報記者 李海勇